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与论证上有一些问题,请对其进行修改并阐述理由。 多与人交谈,可...

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与论证上有一些问题,请对其进行修改并阐述理由。

多与人交谈,可以使自己的大脑得到锻炼。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生人的交谈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因而有所发明创造的。经常说话,尤其是在生人面前说话,总是尽量说准确、鲜明、生动些,这就能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和生人交谈时,思路会变得敏锐起来,各种原先没有想到的内容,必定出现在脑海里。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多与生人交谈。

 

(1)“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与“促进大脑动能的进化”,颠倒了因果,应互换位置。 (2)“必定会出现脑海里”中“必定”,或然误作必然,“必定”应改为“有时”。 (3)“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这些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材料与观点游离,应删去。 (4)“提高工作能力”转移了论题,应改为“使自己大脑得到锻炼”。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与论证上有一些问题,请对其进行修改并阐述理由。”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明确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仔细阅读段话可知道,“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是全段的中心,也是总领句。本段就是围绕这句话论述的。在表述与论证上出现的问题有如下:第(1)处,错在“这就能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语序颠倒,因果错位,因为只有“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才“能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所以应把两句颠倒过来,正确的应是“这就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能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第(2)处,错在“必定会出现脑海里”,句中“必定”说法太绝对了,把或然误作必然,“必定”应改为“有时”。“当自己和生人交谈时,思路会变得敏锐起来,各种原先没有想到的内容”不一定就“必定会出现脑海里”,只能是“有时”或“可能”出现在脑海里。所以应改为“……各种原先没有想到的内容,有时出现在脑海里。”第(3)处,错在“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不能证明论点。因为本段的观点是“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以上这些材料不能证明观点,即材料与观点游离,应删去。第(4)处,错在“提高工作能力”转移了论题,应改为“使自己大脑得到锻炼”,这样才能紧扣“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这个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使每一行都成为一句名家诗(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        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        ,牢牢把握断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B.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C.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D.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B.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C.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D.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B.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

C.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D.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春夏之景。

(3)《阿房宫赋》中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梅尧臣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注)①古山骨:指石。②木末:树梢。③狖(yàn):长尾猿。此泛指猿猴。鼯(wú):鼠名,俗称飞鼠,形似蝙蝠。④巾鞲(gōu):代指徐都官。巾:冠的一种。鞲:革制袖套。⑤遗老:年老历练的人,此泛指老者。肯:可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指取太湖石为假山,不径言石而言“古山骨”,写出假山具有山的骨髓。“峰岚”不仅写出山形,而且绘出山神,颇有云气蓊郁之感。

B. 颔联写假山有崎岖小路达于峰顶,高于园中之树,山下河流一道,自墙外引入。于是,假山、真树、活水,彼此浑溶无间,大得自然意趣。

C. 颈联暗用西汉隐士郑子真身居谷口而名动京师的典故,并且说此地没有猿猴飞鼠之类的卑劣小人,赞美主人公徐都官的雅韵高德。

D. 本诗由景及人,既写出园林建构之巧妙,又表现了园林主人的情趣。全诗笔力雄劲,格调明快,不施藻饰,瘦劲挺拔,很能体现宋诗的艺术特色。

2.尾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请试着鉴赏尾联的思想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

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皇帝,黄帝于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

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

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

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经:是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意思是通晓经学,考试时以通经的比例来决定等第。

B. 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古代每逢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C. 国子监:又称“太学”,在元、明、清三代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D. 致仕:指的是交还官职,被迫辞官回家。一般致仕的年龄是七十岁,有疾患则会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崇敬科考优异,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后又考中博通坟典科;其后两次对策,分别名列第一和高等,并因此几次得官。

B. 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 归崇敬直言进谏,均被采纳。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勇于批评并建议停止。他认为国子学的名称与官名都不正规,建议修改。

D. 归崇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2)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