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封①大夫方君传 刘大櫆 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

文言文阅读

大夫方君传

刘大櫆

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游。

君于人无问智愚贤否,一皆推诚相结。人或以其易与也,而因售其欺,以至逋千万,旁观者皆为之不平。君与校曲直而已,卒以不衔怨于中也。至无故横逆之来,尤忍人所不能忍。

君家自上世以来多厚德长者,其生殖丰裕,能以惠利及人。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族姻之有丧而不能,有子女而不能婚嫁者,均受其庇荫。乾隆辛未岁饥,于乡里倡为赈恤,又捐惠济仓谷至白金三千两。郡邑劝输修城,亦且捐至千缗。君之祖考尝建支祠而未就,君善继其志,晨夕营度,不避淫潦毒暑,勤劬过甚。祠垂成,而君遂至得疾不起。卒之岁,年五十有九。

君既性纯孝,笃于友恭,而所遭多不幸。其尊府已见背,而祖母谢安人与其兄祈昌相随以没,逾年,嫂洪氏亦没。君既执嫡母程恭人及继母吴恭人之丧,过哀至毁。而有弟三人,弟妇二人,十数年间,后先殂丧。君于其间,侍汤药,治丧殡,育孤幼,延师课读,以婚以嫁:备礼尽瘁。盖君于世事尽心力而为之者多矣,而庭闱之内,遭闵凶,何以堪之?

有姊妹四人,其适程氏者,幼年守志,一子复早夭,其后家益落,而以垂白抚孤孙,君尤痛惜之。临没时,命其子分产以济其困乏,且为其身后计甚谆且详焉。

论曰:世之儒者以诵说诗书自藩饰,而伦类之间,孝友睦姻任恤之行,多内省而惭。至于方君者,既弃儒术而事机利矣,其平生所为,求之缙绅先生,何可易得哉?呜呼!可谓淳笃君子矣。

(节选自《刘大櫆集》,有删改)

注:①封,即诰封,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以皇帝的诰命赠予爵位名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校曲直而已       第:只,仅    B. 族姻之有丧而不能     敛:收敛

C. 遭闵凶,何以堪之     荐:屡次    D. 其平生所为           迹:考察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君对待他人,不管聪明与否,贤德与否,都一概以诚相交。无故受到蛮横不讲理的对待,他也能忍受。

B. 方君的同族姻亲中婚丧嫁娶有困难时他都资助。灾荒之年,他在乡里提倡赈灾救恤。府县修城,他捐助白银三千两。

C. 方君的弟弟、弟媳先后去世,作为兄长,他办理丧事,抚育孤儿,聘请老师教育他们,乃至他们婚嫁,各种礼仪都尽心尽力做到。

D. 方君有一嫁给程氏的姊妹,家庭没落,年老了还要抚养孤弱的孙子。方君在临死时让儿子分出部分家产给她,还安排好她的后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游。

(2)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

(3)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以食而任以事。

(4)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4.文中三、四两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方君“淳笃君子”这一特点?请简要概括。

 

1. B 2. B 3. (1)先生虽然天资特别聪慧,但因为家中远方的生意(事业)急需经营管理,没有办法,他只好到楚地游历。 (2)到了先生时,虽然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在帮助别人解决困急时常常担心自己帮助不够。 (3)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 (4)不受官职的约束,刑罚不落在身上,政事不用知晓,官位的升降也不过问。 4. 极节俭,重孝悌,睦亲族,勇担责,乐好施。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项,“敛”通“殓”,指给尸体穿衣下棺,泛指安葬死者。故选B。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府县修城,他捐钱白银三千两”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乾隆辛未岁饥,于乡里倡为赈恤,又捐惠济仓谷至白金三千两。郡邑劝输修城,亦且捐至千缗”,指乾隆辛未年间遇到饥荒,(先生)在乡里倡导以钱物救济贫苦受灾的人,又捐给惠济仓(救助百姓的粮仓)粮食折合白银达三千两。郡县鼓励绅商捐资修城墙,(先生)又捐钱将近千缗。故选B。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颖异”指聪明过人;以:因为;“远业”远方的生意(事业);“经理”古今异义词,文中指“经营管理”;“之”动词“到”。第二句得分点:至于:到;“处己”自己生活;“急”形容词作名词,紧急严重的事情;“其”代词,代“自己”;“不及”赶不上,来不及。第三句得分点:计:估计;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不在职而寓于境)之吏”,“寓”居住;“给以食”和“任以事”都是状语后置句,“以”把。第四句得分点:“车服不维”:没有官职的束缚。车服,古代官员所乘的车子和所穿的官服依官位的高低而异,这里是用车服来代指官职。维,束缚、约束。“刀锯不加”:刑罚不施于身。刀锯,古代刑罚中所用的刀和锯,这里泛指刑具。加,施加。“理乱”:指国家的安宁与动乱。理,即治,唐人避高宗李治讳,用“理”代“治”字。“黜陟”:官员的升降。黜,降职。陟,升职。不闻。 4.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筛选答题区间,然后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最后组织答案。本题要求分析“文中三、四两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方君‘淳笃君子’这一特点”,答题区间明确,属于局部段落考查,概括时抓住“淳笃君子”的要求。“淳笃”指质朴厚重,如文中的具体事件有“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君之祖考尝建支祠而未就,君善继其志,晨夕营度,不避淫潦毒暑,勤劬过甚”;“君既性纯孝,笃于友恭”,“君既执嫡母程恭人及继母吴恭人之丧,过哀至毁”;“君于其间,侍汤药,治丧殡,育孤幼,延师课读,以婚以嫁:备礼尽瘁”。可从“极节俭,重孝悌,睦亲族,勇担责,乐好施”等几个方面来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词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羽衣翩跹(轻快飘动的样子)    乎其不可久留也(恐惧的样子)             予亦悄然而悲(忧伤的样子)

B. 观者见其然,从而之(怪罪)  弃城而遁(预先)                         二公之贤,其之精矣(谋划)

C. 其文漫灭(模糊不清)          则或其欲出者(责备)                     而无物以之(助)

D. 使自十月(旧历每月初一)    公敛富人所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交纳,献纳)  或便宜,多辄行(容易做的事)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 梁君臣之首    B. 予乃摄衣而

C. 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D. 武夫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 触刑辟而诛戮    B. 乞救于贺兰也

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 灾未有巨于此也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

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

C.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 奔走于形势之途

 

查看答案

对下面一段文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天啊,宝宝》有谈到关于媒体的一段:“宝宝,我为什么一直对媒体很有戒心,是因为媒体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首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媒体好像渔网,把有生命的鱼都拦截在网子的那一边,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

A. 媒体隔绝生活中的生命现象,留给我们无味的东西。

B. 媒体对世界进行虚假的解读,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C. 媒体宣传了这个世界的虚假,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D. 媒体欺骗孩子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精神的独立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