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诗句中,与“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下列诗句中,与“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B.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C.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D.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与‘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这是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常考的修辞如下: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等。首先要分析题干中例句的修辞,然后再分析四个选项的修辞。“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这是使用借代的修辞。A项,“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精雕的马鞍,这是代指华贵的车马及乘坐的人,也使用借代。B项,“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南冠”,戴着楚冠的楚国俘虏,后代指囚徒或战俘,也使用借代。C项,“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牙璋”,古代出兵用的兵符,由两块合成,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帅手中,相嵌合处呈牙状,这里代指将帅; “铁骑”代指精锐的唐军,“龙城”代指敌人的要塞。使用借代。D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使用比喻,以“蓬”“雁”自比,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 他采访某知名作家时说:“您的这张玉照的背景是东吴大学,想必那里是您文学创作的源泉之地吧?”

B. 前天从挚友那里获悉您于上周在百忙之中已惠书一封,今虽未收到,但鄙人已深感足下之款款深情。

C. 假期结束,李馽把与驴友一周来生活的点点滴滴,制成影集,每人赠送一册,并写道“李馽敬赠”。

D. 您在本次博鳌亚洲论坛中的一得之见,于我这些后生晚辈而言都是金玉良言,令我茅塞顿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航天事业从创建之始就受到西方国家的限制,面对核心技术和设备引进不来,中国航天研究人员自力更生,不管经受怎样的挫折,都永不言弃。

B.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才能有所进取。

C. 好青年张广怀从贵州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补缴了一年前欠下的医疗费,被医院颁发了一张“诚信患者”的荣誉证书以示表彰。

D. 由于南京艺术学院采用了分流的方式,考生可以在网上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确认及预约面试时间等,报名确认现场并没有出现较长的排队情况。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金黄色的葫芦上有灵动的仕女、威武的罗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可爱的生肖,画面_______,线条洗练流畅,看起来_______;54岁的民间艺人栾清明有一手绝活——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如今,栾清明不忍传统技艺流失,_________,把技艺传承给自己的儿子。他们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上阵父子兵”一时间也被传为佳话。

A. 惟妙惟肖        别有风味        口传心授

B. 有声有色        别有洞天        口口相传

C. 有声有色        别有风味        口口相传

D. 惟妙惟肖        别有洞天        口传心授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材料写作。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他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锁”需要我们去打开。请以“开‘锁’”为话题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文章。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例句,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

何谓真正的“白富美”?身为女子,“出淤泥而不染”,做到洁身自好,是为“白”,“腹有诗书气自华”,做到饱读诗书,是为“富”;“一片冰心在玉壶”,做到心清如水,是为“美”。何谓真正的“高富帅”?身为男子,①__,是为“高”;②__,是为“富”;③__,是为“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