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但有位大科学家却不以为然。他表示尊敬这位物理学家,但却不能容忍这样的做法,这就好比寻找一块木板最薄的地方,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了许多孔。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地方磨砺,才能取到火种。但是也有人说,一辈子钻“最厚的地方”,不如多钻几处“最薄的地方”,那样更有成就感。
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之根,每一个节日都是情感的寄托。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写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要求:紧扣节日内涵,与示例构成排比。
示例:清明节——暮春三月,梨花凋落,清扫祭台怀亲人。
下列表格中有两处空缺,请参照表格内的相关信息补写出这两处内容。
情 景 | 推 论 | 前 提
|
一个警察紧跟你的车,开了很远的路 | 他要让我停车 | 警察追踪别人时,一定是想让他们停车 |
一个人坐在轮椅上 | ① | 每个坐在轮椅上的人生活都很悲惨 |
一个优秀的学生最近总是迟到 | 他不再是优秀的学生 | ② |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 人皆可以为尧舜
C. 化干戈为玉帛 D. 情人眼里出西施
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 ③①②④⑤ B. ②①③⑤④ C. ②④③①⑤ D. ③②①⑤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