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贰于楚也。晋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君尝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军

B. 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C. 因人之力而之         敝:损害

D. 以乱整,不武         易:替代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 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 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 B 2. C 3. (1)我没能及早重用您,如今事情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解析】 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济:渡过黄河。故选B。 2.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原文“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晋国答应给秦国焦、瑕,但后来没给。故选B。 3.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是:这;过:过错;若:如果;以为:把它作为;行李:秦国的使者;乏困:缺少(的东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多面梁启超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本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及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广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的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决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选自《梁启超:趣味人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梁启超最初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办报。他的《变法通议》明目张胆地批评晚清朝廷,要求改制变法,抑制君权,伸张民权,说出了当时人人所欲言而未能言说的议论。

1897年至1901年是梁启超思想最为激进、革命激情最高涨的时期。“戊戌变法”失败后,1898年,梁启超流亡日本。尽管此时他仍跟着康有为力倡保皇,但实际上,他的革命激情正日益高涨,表现之一就是欲与孙中山的革命派联合,并曾与孙中山融洽亲密地辩论革命之道。康有为曾责备梁启超,过于轻信卢梭学说,鼓吹破坏主义。这时的梁启超与其说是“改良派”,不如说是“革命派”。

(摘自《深圳晚报》2015年4月27日《近代史学者解玺璋还原多面梁启超》)

②梁(启超)先生学问是第一,道德人品是第一,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师。(梁实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在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中有小成就。

B. 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C. 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

D. 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E. 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地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2.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原话,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领导人频繁互访,签署涉及经济、贸易、军事的多种协定,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有力的稳定了东北亚的局势。

B. 身在领导岗位却不能知人善任、因人成事,纯靠职位压人,甚至凡事亲力亲为者,基本谈不上有什么领导力。

C. 前面几集实在显得有些散乱, 经过了6集的冗长铺垫,opt genoa终于图穷匕见,这下子果然是高潮迭起,实在是太精彩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Lenoa最后女王范的表演,查了才知道,原来居然是简方达出演的。

D. 以淡然的微笑面对人生。十几年的峥嵘岁月里,微笑就是我开辟前路的动力,让我以矫健的英姿跨越前路的荆棘,让我以坚定的眼神展望外来,让我以乐观的心态憧憬远方。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填在横线上最合适的一项是(   )

孟非叫板,并非只是一时        。根据报道,全国航班晚点原因中,天气原因占21.6%,航空公司原因占38.5%,流量原因占25%,其他原因占14.9%。

毕竟,浪的本质是水,所以         再久的浪花,只要还有机会遇见水,就能时刻像鱼游进了大海一样,在万水之间都是归依。

一只只小船成群结队地从大海驶进滩涂,一个个赶海人带着收获与疲惫走在滩涂的小路上,暮霭渐渐升起,大海、滩涂和远山变得一片       

A. 意气     漂泊     苍茫

B. 义气     漂浮     苍莽

C. 义气     漂泊     苍莽

D. 意气     漂浮     苍茫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浮躁    凄婉     万户候      金碧辉煌

B. 阴影    瞋目     照相机      相濡以沫

C. 纽扣    杀戮     电话簿      苍海一粟

D. 遏制    绿洲     洽谈会      仗义直言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苔(tái)    下载(zǎi)      堰塞湖(sè)      追本溯源(sù)

B. 颓圮(pǐ)       典押(yā)       捡贝壳(ké)      悄然离去(qiāo)

C. 创伤(chuàng)   宫阙(què)      供销社(gōng)    忸怩不安(ní)

D. 凌侮(wǔ)       麦糟(zāo)      潜力股(qián)    图穷匕见(xià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