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
B. 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C. 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和谐,有音乐美,渲染了欢快的气氛。
D. 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2.这首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对全诗的理解分析颔联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文干①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书记,茂元爱其才,以女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令狐楚、李宗闵、杨嗣复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书记,楚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巡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翰林,共排李德裕。郑亚坐②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南累载。
大中三年入朝③,京兆尹卢弘正奏其为掾曹,令掌典籍。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卢弘正镇徐州,又从为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大中末,柳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有删改
①干: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②坐:因某个原因而获罪;③入朝:指进入中央朝廷做官。古代官职有地方官和京官之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B.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C.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D.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令与诸子游 游:交往
B. 深礼之 礼:礼节
C. 辟为掌书记 辟:征召
D. 宗闵党大薄之 薄:轻视,看不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商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
B. 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官职,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以文章干谒令狐楚,从而被补为太学博士。
C. 李商隐一方面得到令狐楚的礼遇,并随之为官;一方面又深得王茂元的喜爱,为王茂元书记,但两方面有仇,所以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非常厌恶李商隐。
D. 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偶,后来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得到了擅长写奏章的令狐楚的指点,从这个时候起他才开始写今体奏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孩提,指两到三岁的儿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
B. 古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常用“贱妾”、“糟糠”等,谦称自己的儿子常用“犬子”、“不才”。
C.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科举、户籍等事宜,其长官称为尚书,下设副职称为侍郎。
D. 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贞观”、“乾隆”都是庙号。
下列有关课内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位可以世袭,封地均称国,各诸侯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B.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
C. “山东”,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D. 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将军岂有意乎 B.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具告以事 ⑤大王来何操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⑦此天子气也 ⑧得复见将军于此
A. ①/②⑤/③/④⑧/⑥⑦ B. 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C. ①②/④⑤/⑥⑦/③⑧ D. ①/②⑤/④/⑥⑦/③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