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些桥 冯文超 ①昆仑险,唐古拉高,在两山之间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些桥

冯文超

①昆仑险,唐古拉高,在两山之间的铁路线上,火车轰隆隆地驶过几百座铁路桥。那些桥最长的达十几公里,绵延望不到边。列车驶过的铿锵声仿佛是桥在歌唱。那不是小夜曲,也不是咏叹调,而是英雄交响曲。那种铿锵声调,无论是彻骨严寒的风雪天气,还是紫外线强烈的炎夏,只要有列车通过,你都会听到。应该说,列车通过时,是桥最激动的时刻,自然也是它体现自身价值的时刻。

②桥是沟通的纽带,逢山修路,遇水架桥。纵观天路上的这些桥,没有仪态万方的造型,没有浓艳色彩,当然也有拉萨河大桥那哈达般洁白优美造型的,但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混凝土结构桥。远远望去,呈现的是水泥、钢铁、石子,是一种力的展示。望着它,如望男子汉雄健的脊梁,敬畏感油然而生。

③桥常常是和水连在一起的,可是青藏铁路上的桥不光是跨水而过,无水也有桥。这里以桥代路,其原因是火车过冻土地带要架桥,给野生动物设置通道也要架桥,让它们从桥洞通过。

④有水的桥自然都一样,说说没水的桥。天路上给野生动物铺设通道的桥,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水河大桥,长度为十几公里,桥墩有一千多个,是青藏铁路上最长的桥,远望如一架天梯直抵远处洁白的雪山。它的桥孔就是野生动物的通道,让那些没翅膀的生命从中通过。

⑤桥隧车间主任靳东发告诉我,每年草滩上野花点点竞妖娆时,通道便开始派上用场了。灰褐色、土黄色的藏羚羊开始迁徙,去卓乃湖交配繁衍,一批接一批,而最大的一批,竟有几千只,浩浩荡荡地通过通道。头羊走在前边,两只长犄角像仪仗队的指挥杖,带领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去远征。它们快速过桥洞时,像士兵奔赴战场,闪电一般快,颇为震撼。这时,正在干活的桥隧工们会立即放下工具,也快速钻进隐蔽处,屏声敛息,不打扰这些可爱的西部的精灵。一次,一只小藏羚羊见桥头铁路防护网里长着青草,就去吃,头卡在网格里不能动。工人们把它救出来,用牛奶喂养,然后放生。从此以后,防护网换成密度更高的网格,再没有藏羚羊被卡住。这座清水河大桥上走火车,下走野生动物。好天气时,从昆仑山飘来的白云如长长的哈达舒展着、缭绕着,而远处唐古拉雪山送来清凉的风,宽阔的草滩虫吟鸟唱,悠闲的野生动物欢乐蹦跳,桥也叩动多孔清风,与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谈。

⑥一对自驾的旅行者桥边沿路上丢了一个包裹,里边有现金、衣服,想着肯定是找不到了,略感绝望地问了一下桥隧工,结果完整地找到了包裹,里面的东西丝毫不差。感激的旅游者望着那一张泛着高原红的脸,心里发热,将新款的冲锋衣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喜欢极了,拿出自己一件工作服,上边有橙黄防护色彩和一个鲜红的铁路路徽,回赠给旅游者,俩人高兴地穿着互换的衣服合了一个影。旅游者说,穿上这件衣服,握着他的手,好像二人心灵上搭了一座桥!

⑦这些桥架在山水之间,冻土之上,起着连接沟通的作用。高寒缺氧、烈日暴晒,狂风飞沙,不管山险水恶,或是荒漠旷野,它都恪守着职责,对于“担当”这个词受之无愧。

⑧桥是有灵气的,有血肉的,有人情的。人们对桥是感恩的!

⑨行驶过青藏铁路的人,会记住雪山、草原、湖泊,也会记住这些铁路桥吧?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①段,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桥的位置,并运用比喻手法突出铁路桥的价值。

B. 文章第②段写大多数青藏铁路桥没有优美的造型、艳丽的色彩,为写桥隧工人做了铺垫。

C. 文章第⑤段描绘了藏羚羊穿过青藏铁路桥洞的场面,笔墨饱满,形象生动,场面震撼。

D. 文章最后一段以揣测的语气作结,婉转地表达赞美了之情,同时,呼应开头,也照应了题目。

2.文中第⑤段划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中的“桥”有什么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 D 2. ①本段写景用诗意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自然与桥优美的画面。②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③侧面表现了桥隧工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①交通之桥,沟通不同地域。②和谐之桥,沟通了人与大自然。③心灵之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画龙点睛”“奠定了雄壮的基调”错,C项“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错,D项“惋惜”错,是婉转的赞美,同时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总的来说主要从它与刻画人物、情节展开、表现主题的关系上考虑。第五段画线部分从内容上看,写的是桥所在地的美景,蓝天白云,动物悠闲,桥“与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再联系上文来看,这种美景恰是工人们在工作中注重保护动物,注意保护植被的结果,由此可总结出这段文字侧面表现了桥隧工人的环保意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____________”这两句以比兴的手法来说明女子容貌的衰老。

(2)《诗经·氓》中分别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写女子在看到“氓”前后不同的表现,可见她爱“氓”的诚心诚意和一往情深。

(3)《离骚》中能体现屈原自己宁愿死,也不愿做出世俗姿态的是“__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哀婉悲怆。

(5)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生命的渺小。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和“凌万顷之茫然”相同的一组是

①渺渺兮予怀    ②客有吹洞箫者    ③而今安在哉?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夙兴夜寐”中“夙”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心而抑志    B. 西望夏口    C. 鱼虾而友麋鹿    D. 江陵,顺流而东也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然(qiǎo)    枕(jì)        期(qiān)        山川相(liáo)

B. (yuán )    室(mǐ)      娜(niǎo)        游目怀(chéng)

C. (zhào )    酒(shī)     伏(qián)        忍尤诟(rǎng)

D. (shuò)    渔(jiáo )     子(chuán)       朝夕替 (cùi)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卡地亚”、“赛纳维”、“罗托鲁拉小镇” “卡布奇诺”“普罗旺斯”、“地中海”、“亚特兰蒂斯”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市的新街道和新兴建筑,特别偏爱“洋名称”,其结果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为此,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地名洋化现象的泛滥给与了批评。网友们也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记载着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有人说:“放着本国、本民族的名称不用,乱用一些外国的名字,这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何必抱残守缺呢。”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