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中国古话说:“人穷志短。”
②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其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③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
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⑤有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感觉自己拥有的某样东西(金钱、时间、健康和爱情等)不够时,这种感觉就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影响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位医生给病人讲解其颈椎病时画的草图,请根据这个草图写一段话,让病人明白医生要表达的意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下面是一段捐助贫困地区活动的开场白,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欢迎同学们莅临这次捐助贫困地区的活动,这次活动是应学校团委的请求组织发动的,我们的鼎力相助一定会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燃眉之急,我相信大家都不是吝啬鬼,请到会的同学献出自己的爱心,务必捐款捐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繁荣稳定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 的生活状况,(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 的。但2015年9月,专家表示,《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于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 ,严密紧凑,如 ;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B. 见证了汴京当年的繁荣,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C.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的情况
D. 见证了汴京当年的繁荣,也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的情况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安居乐业 独一无二 繁而不乱 一气呵成
B. 安居乐业 独一无二 有条不紊 一挥而就
C. 安分守己 独当一面 有条不素 一气呵成
D. 安分守己 独当一面 繁而不乱 一挥而就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而且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B. 《清明上河图》不仅场面热闹,而且表现的不只是繁荣市景,还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C. 《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不只是繁荣市景,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D. 《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______”一句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溪水两岸参差不齐的地势。
(2)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在《登高》中就用“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异地漂泊、老病孤愁的悲情。
(3)《逍遥游》中,庄子通过“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变化才是“无所待”的逍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更山齐庵赋,时藐偃湖未成①
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藏;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舍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问,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注)①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词开篇即气势不凡。连续使用了“叠嶂”“万马”“众山”多个意象,动景与静景相结合,先声夺人。
B. “老合投闲”三句,语言诙谐,略带自嘲:如今人老,当过闲散生活,老天却让我来检校“长松大军”。
C. 上阕末尾,“龙蛇影”“风雨声”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烘托“吾庐”的环境,暗示了风雨飘摇的国家形势。
D. 在上阕写山之“形”的基础上,下阕写山之“神”,以古代人事传山水之神的这种写意笔法,别具一格。
2.词人认为灵山“雄深雅健”,词中重点表现了灵山风景“雄”与“雅”的特点,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