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 请以“原来如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注意设置悬念,前后呼...

作文

请以“原来如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注意设置悬念,前后呼应,兴波澜,生变化,从而展示别样的人物形象。

 

原来如此 “喂!三轮车!”我补好课已经晚上8点多了,为了早点儿回家,我一出校门就随便叫了一辆三轮车。“到龙翔路多少钱?”“七块。”我的天哪!这么贵!算了,为了快点到家。 我坐上车,车子缓缓驶动。突然,我发现刚刚扶着三轮车架子的那只手上湿湿的,举起一看,一摊红色的稠稠的液体在手上。 不会……是血吧?不对,是脑浆。我的脑袋里突然冒出了两个想法。不可能,现在是什么年代呀?杀人犯还敢不清理干净犯罪现场?尽管我如此相信现在是和谐社会,但是我依然回想起了侦探片中的那些情景。 这时,车夫回过头来,我定睛一看,这个车夫留着八字胡,脸很长,像马脸一样。他的眼角向上翘,乍一看,似乎眼睛长在脑袋两侧。我看了他想笑。没想到他竟然比我先笑,还是只有一边嘴角笑的那种。我顿时笑意全无了,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全身从脚尖冷到了头顶上去。他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小朋友,你用椅子边上的布把番茄酱擦干净。”说着,他指了指车架子。哦,原来如此。我一听,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但是,接下来发生额事出乎我的意料。 车夫先是将三轮车迅速拐进一条小道,小道里漆黑一片,两边是墙,离车只有几分米。地面凹凸不平,因此,车子行驶起来左摇右摆的。但车夫骑得却从容不迫,像是每天都走的路。前面是一条人烟稀少的路,两边的房屋又矮又小。这条路上,偶尔有几盏路灯,但也是灯光比较昏暗的。这样阴森恐怖的路,我可从来没走过,不会待会儿就从路边蹦出两个劫匪抢劫我吧?车夫又回过头看了看我,那眼神中,夹杂着……诡异。他不会是劫匪,不对,人贩子的同伴吧? 终于到了一条比较宽的路,他居然停下车,接了一个电话。我听见他说:“这有个孩子。”完了,这回我死定了,趁他不注意逃跑?我吓得不知所措,这时,他又继续骑起来。我认为自己已经没救了,在这条路上,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在我绝望时,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到家门口了。“不好意思,小朋友,我刚走错路了,所以刚才打电话问朋友。” 哦,原来如此,我心中的巨石这下真的落地了:“哎!我是自己被自己骗,可真傻呀!”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以“原来如此”为题,注意题干要求。一、以小见大,立意深刻。这道作文题意在揭示自我从生活中悟出的经验、教训或道理,因而动笔前要好好过滤自己的经历,然后从中选取“小”的素材从而揭示出“大”的主题来。我们要从生活的小事中真正明白“如此”之意:有时退,就是进;低头也是一种智慧;日常小事里有生命的大喜悦;理解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痛苦也是生命的养料;三分钟的热度会让我们的青春荒废;要苦干,更要巧干;爱是最好的老师;青春的弯路必不可少;只有认清生活,然后才能爱它;叛逆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定要从小事之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使得文章立意深刻而高远,让人念念不忘。二、化直为曲,构思精巧。写此文,一定要注意“如此”之前的修饰语“原来”,预示领悟的过程历经波折。因此,行文一定要化直为曲,写出波澜,使得文章具有故事性,扣人心弦。我们不妨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巧设波澜,引人入胜。其行文思路如下:不以为然——将信将疑——深信不疑或是从不相信——疑虑重重——完全相信。为了增强文章的曲折性,还可巧设悬念、妙用插叙、运用对比与误会等方式,使得文章波澜横生,动人心魄。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补写出下联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有些家长漠不关心孩子,这种“冷暴力”造成的身心伤害不亚于打骂。

B.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 导演对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D. 老板对从痛苦中苏醒的他没有半点怜悯之心,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予以摧残。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词的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归还)   延(拖延)   (除去)声匿迹  (舔)犊情深

B. (有远见)智 (接近)临   桀骜(倔强)不驯  (贬斥)极泰来

C. (校订)误   (停止)学   (不是)夷所思  蛊惑(迷惑)人心

D. (远)想     (注视)目   戮力(合力)同心  进退维谷(比喻困境)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子(qí)         酒(zhī)        挥斥方(qíu)      孙(páng)

B. (tǎn)      秦(quē)      目而视 (chēn)    斑(lán)

C. 心(fù)         拜(yè)       夜而出 (zhuì)    长(hāo)

D. 箫(shēng)      寂(liǎo)       忸怩不安(niǔ nì)   外(fè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

有多少欣慰,

有多少鼓励,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叮嘱,

带着多少期望,

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

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

去吧——

勇敢的孩子,

向着明天,

谱写新生活的赞歌!

1.这首诗押的是什么韵?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 急促    B. 高亢    C. 舒缓    D. 低沉

3.简要赏析这首诗诗中的老师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