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2)大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2)大言不惭,则不必为之志。(朱熹)

(3)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冰心)

(4)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臧克家对闻一多的评价)

读了上面五个句子,你对“言”和“行”的关系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言与行 言与行,常常联系在一起。人们常说“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见言与行的紧密关系了。言,往往是行的先导;行,往往是言的实践。 有的人,喜欢“言”在“行”前。豪言壮语,意气风发,一派志在必得,胸有成竹的气势,但是,却常常有言无行,使人只听到“雷声”却不见“雨点”;或是眼高手低,不能行,落得个尴尬的结局,留下笑柄。这一类喜言少行的人可谓是爱好形式,不重内容或是自负自傲之流了。 但也有人常常是“行”在“言”前。他们行动前悄无声息,默默无闻,只有孺子牛的干劲,却没有霸王的沽名钓誉,待正果修成,事物圆满之后才放出言论,或仍是一言不发,只留待他人评说。这一类喜行少言的人可谓是实干家,脚踏实地,认真处世,他们的“言”可算是一字千金,货真价实。 也有一些人,既“言”又“行”。他们志向明确,意志坚定,态度认真,行动踏实,坚持言行一致,言出必做。可称之为说一不二,对自己的言论认真负责的行动者,他们与那些“大炮”们形成极鲜明的对比。 当然,还有一些人不“言”不“行”,甘于沉默,甘于退化。他们毫无进取之心,冷眼观世界,恹恹欲睡,一副老朽垂死状,渐渐进入行尸走肉的状态中。这类人只能被认为是在慢性自杀,消极沉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百年前,大诗人陆游便悟透了这个道理。在我看来,行便胜于言。一个伟人的成功并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于纸上的。一个人的豪言壮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将其表现出来————从现在行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苏轼曾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者。所以说,不努力怎能成功,不行动怎能会扬志。一肚空话,一纸滥文,又有何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于“言行”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注释。从一个人对待“言”与“行”的态度就可以看到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理解,也就能看出他的人生的成败与否。 “言”与“行”,永远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选择性材料作文。第一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第二句“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的意思是,说大话不感到惭愧,那就一定没有去做的决心。第三句“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运用比喻手法,意思是只说不做,好空谈,是不会取得现实成就的。告诉人们要脚踏实地地,不要夸夸其谈。第四句是夸张地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好。意思是一个人辩论的力量,可以比宝物九鼎还要有分量。仅三寸长的舌头,可以胜过百万雄兵。赞美能说的好处。第五句称赞闻先生那种既敢于高声说出镇里,又肯于以身殉国的伟大精神,突出闻一多在“说”和“做”上为我们树立的光辉榜样。突出说和做高度统一。题目提供的五句话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言与行的关系。第四五句结合起来可以赞美能说的重要性,第二三句结合在一起可以立意为,不能空谈,要脚踏实地去做。也可以将第一和第五句结合起来,强调说和做要统一。写作时,可以从言与行对立角度立意,可以从言与行一致角度立意,也可以从不同环境下言与行价值转化立意。但无论从哪一角度立意,必须紧扣题目要求,对观点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并且从文化层面和实践层面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或个体人生体验加以阐析,依据题目的各项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新闻报道中的部分文字,请在阅读后写一则新闻短评,表明自己的观点,100字左右。

2018年4月4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上,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冠。雷海为说,自己7岁起读诗,喜欢诗词中文字的韵律感,至今仍随身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从20岁离家起,雷海为已经在外漂泊17年。做礼品销售那几年,每周末他都会去书店看诗词,在书店里背完,回家后默写下来,下次去书店校对一遍。如今做起了外卖小哥,在等餐间隙,其他人都在看直播、打游戏,雷海为却拿起手机背诗。尽管物质生活并不如意,但是在他看来,“诗与远方”是一种永恒的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挥之不去。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书店门口贴的失物招领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昨天有个人在本书店二楼捡到男用手包一个,内装500多元现金,还有一张洗车卡、好几张银行卡、某商场国庆特惠购物卡,现手包在一楼服务台处保管,望失主务必在今天下午前来认领,特此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关于环境保护的网站上,我们可以轻易找到许许多多触目惊心的图片:若干海鸟误入触礁沉没的油轮留下的油污里带,浑身沾满粘稠的石油而不能再飞翔;大洋深处的信天翁因为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在逐渐腐朽的尸身里,露出若干        的塑料碎块;海龟在幼年时被塑料拉环套住,终其一生也不能挣脱,只能带着葫芦形的身躯         ;(      ),使它们因为难以浮出水面换气而身亡……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已经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许许多多海洋生物的生活乃至命运。最终,人类也将         。举例而言,传统的塑料难以自然降解,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之后,随着洋流汇总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就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而在漂浮的过程中,一部分塑料垃圾会因为碰撞而破碎,形成极小的甚至肉眼都难以看到的微粒,进入海洋动物的身体,并且随着食物链传递给人。人类随意地将污染物排放到海洋里,如今也只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五颜六色         苟延残喘         在劫难逃         自作自受

B. 五颜六色         苟且偷安         祸从天降         自食其果

C. 五光十色         苟且偷安         在劫难逃         自食其果

D. 五光十色         苟延残喘         祸从天降         自作自受

2.下列在文种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与其相遇的海豹或海豚,不幸被渔民废弃的渔网裹挟其中

B. 渔民废弃的渔网,将不幸与其相遇的海豹或海豚裹挟其中

C. 海豹或海豚不幸与其相遇,被渔民废弃的渔网裹挟其中

D. 渔民废弃的渔网不幸与其相遇,将海豹或海豚裹挟其中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之后,随着洋流会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就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

B. 塑料垃圾在进入海洋之后,随着洋流会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就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

C. 塑料垃圾在进入海洋之后,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就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

D. 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之后,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就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以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蜀府将

唐·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①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国(大理国)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 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

C. 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D. 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