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祁茂顺 汪曾祺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祁茂顺

汪曾祺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祁茂顺在家里糊烧活,他家的门敞着,为的是做活有地方,也才豁亮。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围,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后来订烧活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纸糊的顶棚很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住钢筋水泥楼房的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祁茂顺每天一早蹬车接馆长上班,中午送他回家吃饭,下午再接他到馆里,下班送他回家。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 

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 

“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见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

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旗人见面时还称他为“四贝勒”,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栈房。他只保留了三间北房。 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 

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 

“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大沓大白纸。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蹭蹭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 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元的双窨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你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卖手表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 

“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1.文章对祁茂顺糊顶棚的描写有何作用?

2.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文章的标题是祁茂顺,但用了很大篇幅来写金四爷,有何用意?

4.汪曾祺的小说追求“质朴而凝重”,请结合本篇小说简要分析。

 

1. 呼应文章开头,以生动的细节和动作描写表现出祁茂顺精湛的手艺。和他当下所从事的苦力活形成巨大的反差,含蓄地表达了小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生活的不易和坚持。 2. 手艺精湛  敬业  有求必应(善良)  细心  坚韧(灵活应变)  勤快 3. 对比,相比于用金四爷和社会的脱节与没落,祁茂顺表现出他坚韧的性格和对新社会的适应。用金四爷的眼光来评价祁茂顺的手艺,推动情节发展,客观真实,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话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4. 淡远:语言生活化,小说的主人翁是平常百姓民,所描写的内容都是日常小事 凝重:表达的核心是社会的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沉浮。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情节、环境以及主旨、读者感受五个角度思考。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祁茂顺帮助金四爷裱糊顶棚又快又好,又省料,突出了他的技术高超;从情节发展来看,与开头部分交代的祁茂顺“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形成了照应;从表达主题的角度看,这么好的手艺却终将被历史淘汰,由个别而推知一般,表达出对中国民俗文化衰落的叹惜。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祁茂顺干活快,他做活时大人孩子都爱看,并连声称好,表明他技艺高超;改行后蹬三轮车,非常爱惜车子,不许小孩子们碰三轮车,表明他对待工作认真、勤快;邻居有事他是有求必应,可以看出他朴实乐于助人的特点。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干要求简要分析金四爷在小说中的作用,即次要人物的作用。对于此类题目,一般从情节结构方面的串联、对主要人物的衬托、对主旨的表达等方面探究。金四爷在文中是一个没落的封建贵族,和社会脱节,他的没落衬托出了祁茂顺的坚韧;用金四爷的眼光来评价祁茂顺的手艺,突出了他技艺的高超,同时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下祁茂顺的手艺终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引人深思。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在整体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去分析。所谓“质朴”,是指用语和选材自然不雕饰;所谓“凝重”是指小说反映的主题带给读者的心理感受。这篇小说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谋生手段的变化,写出的是社会的变迁和人物不断去适应时代所做的努力,选取日常生活故事,主题却沉重耐人寻味。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5)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7)察己可以知人,___________ 。(《吕氏春秋》)

(8)流水不腐,___________,动也。(《吕氏春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篠”即“筱”;“裛”即“浥”

1.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有何特色?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小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浑兄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为扬州刺史,卒。浑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时梁兴等略吏五千余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余众聚鄜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前后归附四千余家,由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转为上党太守。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太祖益嘉之,复人为丞相掾。文帝即位,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六·郑浑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      举:生养,养育

B. 年大收,顷亩岁增            比:等到

C. 租入倍常,民其利            赖:获得

D. 榆皆成                      藩:行列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郑浑治理政绩的一组是

①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②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③山贼皆平,民安产业。

④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

⑤终有鱼稻经久之利。

⑥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浑带领哥哥的小儿子在淮南避难时,受到袁术礼待,但考虑到袁术最终必败,他就渡江投靠哥哥的好友华歆。

B. 郑浑有胆有识,智勇双全;在平叛梁兴等人的劫掠时,他既能力排众议,又亲率吏民前往鄜城,斩杀梁兴及其党羽。

C. 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如倍常,等到曹操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 郑浑之所以能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是因为他不仅治理有方,政绩突出,而且具有“清素在公”德优秀品质。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

(2)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

(3)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教育呼唤公平,要有教无类,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

B. 教育不能固守教条,要与时俱进。

C. 教育不能模式化,否则抹杀学生个性,阻碍学生发展。

D. 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学,不能人云亦云。

 

查看答案

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昨日本人手机遗落在图书馆,如有拾获,速速交还,必有重赏。(寻物启事)

B. 杨老师作为考古界有名的前辈,我能成为他的高足,深感荣幸。

C. 感谢阁下当初的鼎力相助,这是一点心意,请笑纳。

D. 哥哥把他最重要的手表给了我,我一定惠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