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9月11日下午,武汉大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9月11日下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收了一名心脏骤停的病危患者。经急救医生全力抢救,患者才转危为安。

事后,患者的父亲李先生要求医院赔偿1500元。面对众人的不解和指责,李先生解释说,他非常感激医护人员救了他儿子性命,但一码归一码,索赔的原因是因为医院在抢救中剪坏了他儿子的衣裤,还弄丢了他儿子的一张身份证、一张银行卡和500元现金等物品。医院应当保管好患者的财物,弄丢了就是医院的工作疏忽,就应当赔偿。在索赔要求遭到医院拒绝后,李先生选择向警方报案。经过警方调解,医院同意赔偿李先生1000元,这笔钱是由最初参与抢救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凑的。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网友激烈的争论。

请你选择医院或者李先生一方的行为,阐发你个人的见解看法,体现你对当事一方行为的的思考和分析。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规矩大于人情 一名病危患者,经过急救医生的奋力抢救,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事情到此本应圆满结束,然而却因患者的父亲以医院遗失患者的财物为由索赔而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纷纷跳出来,以“不近人情”的理由抨击患者的父亲李先生,更有甚者甚至认为李先生纯粹是来讹钱的。 姑且先不谈李先生心里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动机,就李先生表面上给出的理由,我认为他不仅做得对,还做得好。 这件事表面上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但倘若追根究底,却是所谓的“规矩”与“人情”的一次无声对抗,自古以来,二者便纠缠不断,一面是理,一面是情,总是让人难以取舍,然而,真正理智的人会发现:“规矩”永远要大于“人情”。 古人有云:“以墨家治人,以儒家治家,以法家治天下。”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三者的重要性,推动社会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从来都是所谓的“规矩”。法律与法规的建立往往被视为文明的进步,而法律法规是什么?法律法规不就是规矩吗?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过着宁静平安的日子,而不是像野兽一样为了生存不择手段,毫无疑问都是“规矩”的功劳。 我们再将视线转回到李先生索赔这件事上来。恰恰是因为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才导致这起纠纷的产生。李先生的行为虽然对一些人的定势思维和价值观念造成冲击,但他的行为本身却合乎法律精神,并无不妥之处。相反,倒是医院遗失财物在前、拒绝赔偿在后的举动有悖于法律精神和社会公德。有人或许会说:“与宝贵的生命相比。区区千百块钱根本不值一提。”是的,人的生命是无论用多少金钱都无法衡量的,但是,倘若医院因此以“救命恩人”自居,以“人情”重于“金钱”来肆意搪塞失误,那无疑会让医院铸下难以挽回的大错。所以我认为李先生这种貌似“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不仅维护了自己的权益,更是间接维护了今后同类其他患者的权益。 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社会,人行于世,只要与这个社会有所联系,你就不可能不沾染人情。然而“人情”并不是万能的,在规矩面前,人情必须靠边站,否则社会就会乱套,国家就会混乱。 像李先生这样的人,通常会被一些人称为“死脑筋”、“老顽固”,然而我们的社会正是由于有这一类的人,以坚持与真理,去捍卫秩序的基石,国家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因此他们的行为理应得到我们更多人的理解与尊重。 正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社会的运行与进步离不开规矩。人虽是感性的动物,但在为人处世方面,我们不应只受感性的支配,而应多用理性的目光去发现“规矩”的重要性。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所给材料是一则实事新闻,因此题目带有任务驱动作文和时评作文的特点。所给材料说的是医生全力抢救病人,病人转危为安,病人家属李先生却以医生剪坏病人衣物为由向医生索赔,最终医生赔款。题干要求“选择医院或者李先生一方的行为,阐发你个人的见解看法,体现你对当事一方行为的的思考和分析”,这就告诉考生可从医院的角度立意,也可从李先生的角度立意。 选择医院一方: (1)理解同情医生批判家属的行为:紧迫状况下,医生有紧急处置且不受追究的权利,为救人剪破衣服,争取最短的抢救时间,符合医疗惯例,也符合人之常情。抢救过程中剪坏衣服的程序是绝对没错的,救命是与时间赛跑,生命比财物重要。此类事件如任其发展,会对医院及医生产生负面效应,致使医生抢救病人时缩手缩脚,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因此,应声援医生,谴责患者家属的行为。 (2)思考医生的救人和自保问题,呼唤建立相关制度保障医生权益。医生在救人和自保面前应该如何选择?呼吁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医生的合法权益,使医生救人的同时不受伤害。 (3)医院应加强流程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医生忙于救人,无暇顾及患者衣物保管的事,导致患者财物损失,患者家属索赔,说明医院的管理有疏漏,如果医院在非急救的状态下,制定好紧急、急救的情况下保护患者财物安全的流程,就不需要专门花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类事件。 选择李先生一方: (1)感恩与索赔不矛盾。 前来索赔的患者父亲李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非常感激医院的救治行为,但一码归一码,医院没有把患者的财物交给家属,这种失误就应该赔偿。表明李先生有感恩的意识,他要求赔偿衣物也并不过分。 (2)要求赔偿财物,是合法合理的。 可以从法理与人情的关系来谈。李先生要求赔偿财物,是合法合理的,虽然从感情上说,这件事让人难以接受。从法理上看,李先生的要求没有不当的地方,他主张索赔,是正当诉求,他没有漫天要价,而是根据遗失财物的估算价值,完全是合理的。 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分析,如选择医院一方,可分析治病救人反被要求赔偿有点像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让治病救人的医生情何以堪。家属的要求过分,医院、医生不应该赔偿,于情于理不该在救人成功后恩将仇报。 没有感恩之心,尽显冷漠,背后折射出的社会本质。此举让参与抢救的医生心寒等,还可联系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来论证,让文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立意角度参考: 医院一方:不能让医生救人反被人伤,医院应完善相关的制度流程; 李先生一方:感恩与索赔并不矛盾,法理大于人情,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把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信息,可增删个别词语。

①“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

②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

③晚会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收视期待。

④晚会的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网络热词则是互联网时代最普遍的副产品。与以往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得快,去得更快”成为网络热词的集体宿命。“从前阅文章,后来读段子,现在看热词。”一位资深媒体人如此概括人们记录社会事件方式的变迁。流行文化 ________________,“词时代”正乘着互联网有力的双翼开始自己的新纪元。当我们说起某起事件与人物时,脑中第一反应,不再是详实的过程或概括性的新闻标题,而是标记性热词。现在衡量一起社会事件、一档节目、一个名人,到底火不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某知名作家投来稿件,编辑兴奋地说:“您寄呈的大作,我已经收到,拜读再三,激动不已。”

B. 某学生去看望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一见面,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身体还好吧?”

C. 辩论会上,他对中国人口问题发表了一番高论,最终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他的观点也引起全国知名专家的高度关注。

D. 你的文稿我已读过,整体思路很好,语言也很流畅,只是有个别地方需要修改,我就大胆地做了些斧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不法分子打着假记者的幌子,四处寻找问题单位,以曝光相威胁,强拉广告,敲诈勒索,聚敛钱财,令人痛恨。对这些假记者施以重拳,严惩不贷,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B. 上海交通大学等多个高校科研团队正在同步进展,希望突破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诸多瓶颈与障碍,解决微藻采收和提高微藻生物量的关键问题。

C. 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城镇学校的早操、跑步等体育活动尽量安排在校园内进行,严禁学校组织学生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上进行集体跑步等体育活动。

D. 参照世界级企业的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相当大的一部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虽然资产规模名列行业前茅,但是在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力水平方面,与全球公认的品牌仍有明显差距。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高考指挥棒下,一些语文教师只忙于对课文“条分缕析”,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目无全牛,妨碍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②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的手中。

③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的迅猛发展及电子阅读的日渐普及,很多实体书店都难逃十室九空的命运,令很多经常做客书店的人们感慨万千。

④宽敞而明亮的专卖店内部设计美轮美奂,简约而大气的货架陈列,柔和而清丽的店铺色调,梦幻般的时尚之都跃然眼前。

⑤《圆梦巨人》这部奇幻冒险电影不温不火,失去了锐度和跌宕,斯皮尔伯格越是用纯熟圆润的技术、高超的描写细节,越是令有更多期待的观众失望。

⑥捐款的初心是献爱心,如果是校外人士和校友借校庆的特殊时机捐款,帮助学校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当然值得倡导。而在校生本应该享受校庆的“光辉”,却被倡导出钱捐助校庆,无疑显得荒腔走板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