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民国政府教育部陶部长亲临古城,是受到蒋委员长的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民国政府教育部陶部长亲临古城,是受到蒋委员长的指令急匆匆起程的。蒋委员长正集中精力围剿中国南方山区的共产党红军,忽然得到中国西北有学生闹事的情报,便电示教育部:“怎么搞的?还不快去管一下!”陶部长到来之后,频频接触本省党政军各方要人,要促成他对西安各个学校的学生代表进行训导,以此结束他的西部之行……白灵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便和刚刚建立的西安学界抗日促进联盟的学生领袖做出决定:给陶部长一个下马威。  

白灵穿过小巷走到礼堂门口,只看见三四个卫兵守侍在那里,有两个验查入场券的便装工作人员,气氛显得轻松并不紧张。她丝毫不为这种表面的轻松气氛而松懈,情报说陶部长坚持不要造成大兵林立的局面,那样会损伤文职官员的尊仪,也显得自己更加豁达从容。但他对地方官员改派便衣警戒的举措没有干预,小巷里那些游荡的闲人和坐在礼堂里的学生代表中,肯定混杂着数以百计的特务和警察。她把一张蓝色道林纸印制的听讲券交给门卫,就选择了会场中间靠右的一个位置,掏出一张报纸来等候开会。

陶部长在众多的官员陪伴下走上讲台。他一表人才,又擅长演讲,一言一行都显示南京政府官员居高临下的气魄,也显示出与地方官员的截然区别。他从国际形势到国内局势,侃侃而论蒋委员长“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方针;又从理论和道德以及治学的几重关系,阐释蒋委员长“学生应该潜心读书,抗日的事由政府管”的宗旨;陶部长不惜假传圣旨,把蒋委员长自江西“剿共”前线发来的训斥他的电示改编成对学生的柔肠寸心,“委员长让我转告他对西北学生的问候,并对学生的爱国之心表示钦敬!再次申明学生要安心读书,日后报效党国,抗日的事政府能管得好的。”他也许没有料到,经过严格审查的学生听众中,混杂着一批蓄意破坏委员长旨意的赤党分子,他们是专意给陶部长下巴底下支砖头、给眼睛里揉沙子、往耳朵里灌水、朝脸上是泼尿来的;来就是为了撩他的毛,搔他的皮,伤他的脸,杀他的威风的。

骚乱起初是从一张字条引发的。一绺扭成麻花的字条儿从台下传到台上,主持会议的教育局新任局长看了条子上的字,就像看见一条长虫似的变了脸,扬起头时,却装出一副生硬紧巴的笑脸说:“今天是陶部长的训导报告,不安排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将另行安排专门的会议。”台子底下没有反应,条子却一绺接一绺抛上讲台。新局长拉下脸来厉声禁斥:“我刚说过,回答问询另行安排时间嘛!你们会听话不会听话?”台下便激起了由零星到纷乱的回声,顷刻之间就乱成一窝蜂,有不少学生离开座位窜到讲台下的走道里质问陶部长。陶部长巍然不动也不开口,白灵也窜到讲台下人窝里,高喊一声:“打这个小日本的乏走狗!”一扬手就把半截砖抛上台去,不偏不倚正好击中陶部长的鼻梁。陶部长惨叫一声,连同坐椅一起跌翻到台子上。学生们大声呐喊着,把板凳和从脚地上揭起的砖头一起抛上讲台;有人把摆列在台下花池里的盆花也抛掷上去,有人跳进花池再拥上讲台。陶部长满脸血污,被人拉起来拖挟到后台,仅仅只抢先一步从窗口翻跳出去。大厅里有人撑开一条写着“还我河山”的横幅布标,学生们便自动挽起臂膀在横标的引导下冲出礼堂,踏倒了卦摊儿,撞翻了羊肉泡馍的汤锅,一路汹涌,一路吼喊着冲上大街。白灵的胳膊被左右两边的男女同学紧紧钩挽着,忽然想到自己像镶嵌在砖墙里的一块砖头。游行队伍涌流到端履门时,遭到蜂拥而至的宪兵和警察的封堵拦截。冲突刚一发生,就显示出警察宪兵的强大和学生们的脆弱,游行队伍很快瓦解,学生被捕者不计其数,白灵却侥幸逃走了。

从古城最热闹最龌龊的角落向全城传播着一桩桩诙谐的笑话和演义性传闻,说陶部长临跳窗之前,还训斥搀扶他的省教育局新任局长:“你说这儿是历朝百代的国都圣地,是民风淳厚的礼仪之邦,怎么竟是砖头瓦砾的干活?”教育局长说:“你赶快跳窗子呀!小心关中冷娃来了……”人们纷传,抡出第一块砖头而且呐喊叫打的竟是一个女生!那女生根本不是学生,而是北边过来的一个红军的神枪手云云。

(选自《白鹿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交代了陶部长来古城的原因和他在古城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为故事情节的开端提供了背景,渲染了气氛。

B. 小说对陶部长的外表和口才的描写固然展示出南京政府官员的气魄,但和他后来逃窜的狼狈相比,更显出了他的丑恶。

C. 一绺绺的纸条子引发了新任局长两次脸部变化和语言变化,进而引发了双方的冲突,使情节的发展趋于紧张。

D. 小说运用“冲出、踏倒、撞翻、吼喊”等动词,形象表现了学生们对日本乏走狗的憎恨,以及抗日热情的高涨。

2.文中的人物白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3.结尾补写古城传播的笑话和传闻有何艺术效果?请进行简析。

 

1. A 2. ①有头脑,善谋划。她得知陶部长在古城奔走,就与组织商定趁机给他下马威。②沉着冷静,善于应变。礼堂门口表面的轻松气氛她没有松懈,用纸条子引发矛盾进而采取行动,演讲中窜到人窝里便于行动。③英勇果敢。机会成熟时她便带头高喊,并抛砖攻击陶部长。 3. ①补写部长跳窗一事,情节上前后呼应,结构上也更加完整、严谨;②形象地讽刺了陶部长作为投日分子的慌张、狼狈、惜命的丑态;③突出了人们对白灵的勇敢品质的赞许和钦佩之情。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小说开头……渲染了气氛”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开头主要是交代了陶部长来古城的原因,即“受到蒋委员长的指令急匆匆起程的。蒋委员长正集中精力围剿中国南方山区的共产党红军,忽然得到中国西北有学生闹事的情报”,同时还交代了陶部长在古城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如“频频接触本省党政军各方要人,要促成他对西安各个学校的学生代表进行训导,以此结束他的西部之行”,这些都为故事情节的开端提供了背景,也为下文陶部长遭受攻击做了铺垫,并没有“渲染气氛”。故选A项。 2.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文中的人物白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如第一段“白灵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便和刚刚建立的西安学界抗日促进联盟的学生领袖做出决定:给陶部长一个下马威”,这说明白灵善于谋划,很有头脑;如第二段“白灵穿过小巷走到礼堂门口,只看见三四个卫兵守侍在那里,有两个验查入场券的便装工作人员,气氛显得轻松并不紧张。她丝毫不为这种表面的轻松气氛而松懈,……但他对地方官员改派便衣警戒的举措没有干预,小巷里那些游荡的闲人和坐在礼堂里的学生代表中,肯定混杂着数以百计的特务和警察。她把一张蓝色道林纸印制的听讲券交给门卫,就选择了会场中间靠右的一个位置,掏出一张报纸来等候开会”,面对看似轻松的的气氛,白灵没有松懈,这说明白灵有头脑,很沉着,不浮躁,善于应变;如第四段“白灵也窜到讲台下人窝里,高喊一声:‘打这个小日本的乏走狗!’一扬手就把半截砖抛上台去,不偏不倚正好击中陶部长的鼻梁”,这说明白灵善于抓住时机,表现出她的英勇果敢。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尾补写古城传播的笑话和传闻有何艺术效果?请进行简析”,这是针对小说结尾设题,先要明确结尾的具体内容,即“补写古城传播的笑话和传闻”的具体内容,然后从结构、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等方面分析效果。小说的结尾主要讲述了两个传闻,一是陶部长跳窗,二是抡出第一块砖头的不是学生,而是一个神枪手。第一个传闻补写了陶部长跳窗一事,与前面“陶部长满脸血污,被人拉起来拖挟到后台,仅仅只抢先一步从窗口翻跳出去”形成呼应,让小说的结构严谨而完整;从形象上来看,陶部长跳窗这一讽刺性画面以及他的表现与上文他演讲时的表现“一表人才,又擅长演讲,一言一行都显示南京政府官员居高临下的气魄,也显示出与地方官员的截然区别”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了一个投降分子慌张狼狈的丑态。第二个传闻“人们纷传,抡出第一块砖头而且呐喊叫打的竟是一个女生!那女生根本不是学生,而是北边过来的一个红军的神枪手云云”,这一传闻把白灵传成了红军的神枪手,表达出人们对白灵勇敢精神的赞美和钦佩。考生围绕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艺高峰的出现,除客观社会环境外,创作主体至关重要。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文艺家勇攀文艺高峰创设良好客观条件,但伟大杰出作品的产生依然有赖于文艺家自身努力,换句话说,创作主体高度决定文艺高度。

众所周知,文艺高峰总以伟大文艺家所创作的杰出作品为标志。如屈原的《离骚》代表楚辞高峰,司马迁的《史记》代表史传文学高峰,李白、杜甫代表唐诗高峰,唐宋八大家代表古典散文高峰,等等。代表文艺高峰的作品往往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反映的现实生活比较广阔和深刻,二是给人们的思想启迪比较丰富和先进,三是文艺形式的创造比较完美和新颖。

优秀作品是真善美的统一。真即相对现实生活而言,善乃相对思想导向而言,美则是有别于现实美乃至比现实美更高的艺术美。真善美的统一必然要求文艺家对现实生活有广泛深刻的体验与把握,除确保生活细节真实生动外,还要深入了解人性和社会关系,与时俱进,因为人性和人的社会关系都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必然要求文艺家对历史积累的思想文化有丰厚继承,并对历史发展趋势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还必然要求文艺家具有独到的审美涵养、自觉的艺术创新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屈原之所以名垂千古,与他被流放三湘“哀民生之多艰”、上下求索、广纳民歌民俗丰富自己的创作以及弘扬爱国精神分不开。司马迁《史记》的不朽,跟他遍历名山大川,广蒐史籍史料,横受宫刑后发愤著书紧密联系。李白、杜甫被誉“诗仙”“诗圣”,与他们从盛世入乱世,走遍大半中国,胸怀匡国济民之志,创作大量诗篇不无关联。《红楼梦》之所以名列古典小说的上乘,也缘于作者曹雪芹由富贵堕入贫寒的身世,缘于其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精深的文化积累和高远的思想境界,进而萌发个性解放之心声,在“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困境中仍能将此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见,没有创作主体的超常条件和超常努力,高峰很难以产生。

一般来说,文艺家的生活阅历越丰富,思想就越丰富;在生活中积累的思想文化资源越多,就越可能具有超越常人的思想高度;如果站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前沿,其思想就必然带有先进的性质,从而就更能创作出鼓舞人们前进的现实内涵广阔且深刻的作品,成为鲁迅所说的“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张炯《创作主体高度决定文艺高度》,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文艺高峰能否出现的外在条件,创作主体才是它能否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B. 代表文艺高峰的优秀作品是现实、思想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换句话说就是能做到真善美的统一。

C. 要做到“善”,文艺家必然要对历史发展趋势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具有独到的审美涵养和创新意识等。

D. 流放让屈原对生活有了广泛深刻的体验与把握,《离骚》能成为楚辞的高峰是与此分不开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开门见山提出了要论述的中心观点,而为了突出这个中心,本段还进行了又一次强调。

B. 文章论述创作主体高度体现在真善美的统一,接着阐释了真善美的内涵,以及对文艺家的必然要求。

C. 二三两段虽然均列举了屈原、司马迁、李杜的事例,但是两段的事例所论证的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

D. 文章提出论点后,就抽丝剥茧,一步一步地把论证引向深入,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文艺创作的才能就没有杰出作品的问世,没有杰出的作品就谈不上有文艺高峰。

B. 文艺家洞悉了人性和社会关系,与时俱进,因而能写出现实生活广阔且深刻的作品。

C. 文艺家的生活阅历丰富了,思想就丰富;思想丰富了,其超越常人的思想高度就有了。

D. 文艺作品的现实内涵广阔且深刻,就能成为鲁迅所说的“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作文。

《擅于到来的人和擅于离别的人》一文中写道,“我妈为我带来的东西五花八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根长棍”。是啊,生活中总有像这“两根长棍”一样的看似普通却包含着动人故事的某个物件,让我们印象深刻。请你选取生活中这样的一个物件,记录下关于它的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为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这段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个字)。

将传统国画艺术、雕刻艺术与家具制作技艺巧妙融合的福建仙游古典家具,一直被业界称为“仙作”而备受追捧。通过牵手国内最大在线拍卖平台,仙游在以产业源头直供概念为核心、打造真实可靠的红木产业直供销售平台之路上越走越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10月,仙游县商务局、福建省红木工艺品协会与在线拍卖平台“闲鱼拍卖”携手,打造“互联网+拍卖”的商业模式,推出在线“仙作木雕馆”等创新运营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闲鱼拍卖成为仙游红木正品的唯一在线销售平台,从‘直供’‘保真’‘包赔’3个方面确保消费者的利益。”

伴随互联网拍卖,“仙作”还探索产业带源头直供模式,这一初步探索,换来的是亮丽数据:访问人数超450万,成交率达68%,成交规模超千万元,出价次数1075次,单件最高成交金额为109.7万元……

黄元庆表示,“今年‘双11’我们不仅继续产业带源头直供模式,还推出保真包赔、增值回购等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线上拍到更安心、更放心的‘仙作’!”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对联与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②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声。

③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

④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A. 巴金  李白    梁实秋  韩愈    B. 鲁迅  巴金     梁启超  金庸

C. 鲁迅  李白    梁启超  韩愈    D. 巴金  李商隐   梁实秋  金庸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汉字听写大会”虽没有明星和绚丽的舞台,但仅播出几期后就成功登堂入室成为了央视一套黄金档节目。

②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鼓舞。

③小李才思泉涌,迅速写了一篇关于新时期年轻人应该努力奋斗的文章寄给杂志社,但杂志社却认为这是一篇不刊之论,不予发表。

④邻里之间的纠纷大多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引起,不必寻根究底,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⑤“郑州之门”是以代表中原文化内涵的龙形图腾为依托而设计的恢弘建筑体,建成后将使周边建筑成为过眼云烟

⑥天气这么好,路又不远,我们不如安步当车吧,也正好欣赏沿途风景。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