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杭州市文明委统一部署、统一协调之下,通过各方努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杭州市文明委统一部署、统一协调之下,通过各方努力,“礼让斑马线”已成为杭州一张闪亮的“金名片”。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也已渐渐成为杭州司机们的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

无锡市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闯红灯的,处十元以上一百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玉门大街十字路口,都树上了“斑马线礼让行人”的牌子,违者只对司机罚款扣分。对此,有人认为文明城市,就该如此;也有人认为,公民素质,亟待提高;也有人认为,千方百计罚款,与抢钱何异。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用心灵之花,共创文明城市 城市文明,是一个城市和谐的音符,是人们的道德体现。它是一朵最美的心灵之花,我们要以礼貌为肥,去浇灌这朵花,让它开出最美的花朵,我们才能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说到底也就是人人要文明,事事做文明。青山绿水,世外桃源,那是我们心中的梦想,谁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干净闲适的环境中?可现实中,总会有一些人不为之努力奋斗,甚至还破坏我们现在的环境:大街上的垃圾随处可见,一个个的垃圾桶都仿佛隐形般的被视若无睹,更有甚者,在垃圾桶旁扔一堆垃圾——既然已经想到要保护环境了,为什么不达到自己的目的呢?或许只是你的身子前倾一下,就会做到文明,何乐而不为呢?再把目光对准校园:下课后,走廊、楼梯内的打闹事不绝于耳;校园内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偶然间,我发现垃圾桶的造型也越来越奇特,仔细想想,其实这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前罢了。我不得不说学校真是煞费苦心啊!难道我们还没有义务去做到文明吗?所以,为了能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之花开得茂盛,就要养成文明的习惯,要有文明的意识。 在此,我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1、街道、学校都是公众的,我们有义务维护它们,但是没有权利破坏它们;2、只有在平常小事中做到文明,才能在其他事业中蓬勃发展。创建文明城市,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有效措施:譬如多增加几个垃圾桶在人流较多的地方,以防人们因找不到垃圾桶而乱扔垃圾;应大力整治语言文明,要说普通话,要讲文明语;应规范学校门口的小摊小贩,可把他们划分到某一个区域;可制定奖罚制度,对举报不文明行为的人和对创建文明城市提出有效办法者,实行奖励;而对于那些有不文明现象的人施以惩罚。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心灵之花开得更茂盛,散发出最美的清香!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我们还要以个人的努力去影响家人、朋友,带动更多的人,将创建活动由点向面延伸开,在全市形成一种人人理解、支持并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人人文明一小步,城市就会文明一大步。可以想象,没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损坏绿地……我们的生活环境将更加整洁优美;行人车辆都不闯红灯、遵守交通秩序……,道路将更加通畅,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大家都热情、友善、文明地相处,社会将更加和谐。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我们每个人都要盛开心灵之花,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向自己的梦想迈进! 【解析】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时评类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关于斑马线“礼让行人”的事件,列举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做法,杭州市自觉遵守,无锡和玉门采用的是处罚的形式,后面是大家的评价,主要的看法是“有人认为文明城市,就该如此;也有人认为,公民素质,亟待提高;也有人认为,千方百计罚款,与抢钱何异”,三地的共同特征都认为“礼让行人”是文明的,但处理的方式意见不同。由此可以立意为“让城市文明之花结出硕果”等,但要实现这一目的应该多方努力,如公民素质的提高,法制的健全,教育宣传的到位等。行文时注意观点明确,结构严谨,体现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文字筛选“太平猴魁”的特点,概括填写在方框内,每栏不超过6个字。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查看答案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存在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

某杂志上有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

情境二

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三 

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 

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       ,蜿蜒腾越于一碧万顷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        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B.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C.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D.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 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

C. 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D. 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宛若蛟龙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副其实

B. 翩若惊鸿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不虚传

C. 宛若蛟龙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副其实

D. 翩若惊鸿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不虚传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国家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国家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苏轼《赤壁赋》中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滕子京治理巴陵郡的卓越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新城道中(其二)

苏 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注]①本诗写于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之时。②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③耦耕:指二人并耕。《论语·微子》中“长沮、桀溺耦而耕”。

1.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议论起笔,表明诗人此次出行心情悠闲,“听溪声”的动作也印证了这一点。

B. 颔联“散材”“疲马”颇见性情,采用拟人的修辞,充满对官场生活的慨叹。

C. 尾联诗人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既是感叹山间歧路多,也是感叹人生道路之难行。

D. 整首诗歌以时间先后为序,写了诗人在巡视属地时山行的见闻和感慨。

2.颈联的两句诗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