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 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完全不动脑筋。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韩信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将士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节选自《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有删改)
1.下列对“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B. 项羽的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而刘邦只喜欢酒色。
C. 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D. 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不计利害地把它表现出来。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项羽何以输给刘邦”这一话题,结合刘邦、项羽的所作所为,联系史实,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 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C. 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鲁莽骄横,文章由此对项羽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本色英雄失败的反思。
D. 作者认为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3.项羽进入咸阳后说了句“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句话显示出在待人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
B. 这句话充分反映出项羽不听旁人劝告只求衣锦还乡的心理。
C. 通过项羽说的这句话,与刘邦相比,更显示出他的目光短浅。
D. 这句话表现了项羽在胜利面前的那种得意狂妄,这也是他输给刘邦的原因之一。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期,有消息称,“慈善富民大会”将在“鸟巢”召开,参与者只要缴纳人民币10元,就可在活动现场领取慈善金5万元。尽管多地警方很早就对此予以辟谣,但全国各地的中老年受害者还是络绎不绝拥向“鸟巢”。为此,国家体育场不得不暂时关闭。警方人员现场对这些受骗者进行耐心的劝返工作。然而一些受骗者对这一骗局仍“深信不疑”,甚至表示要与劝说的家人断绝“亲子关系”。
对于“大批老人拎包聚鸟巢等领钱,充耳不闻警察和广播辟谣”的讯息,你怎么看?请在受害老人、受害者子女或警方工作人员中任选一方,表明你的观点,并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几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五处。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想起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看似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雷海为成了“网红”。几天前,这个为生活默默奋斗的年轻人,一路 ,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决赛播出的当天他依然穿梭于杭州的巷陌之中,诗词似乎没能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 )。
由诗词,与千古圣贤神交。与友人告别,李太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深情浮现眼前; ,更能理解杜工部观剑舞毕“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的况味。由相关的诗句想起类似的场景,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振,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答题沉着, ,雷海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十几年里,他做过电话销售、马路推销、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是唯一不变的行李。“腹有诗书气自华”,面对日晒雨淋、穿行不息,仍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是诗词给他带来的不凡。
由诗词,坚定前行的脚步。华翰辞章,并不应该变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避世寄托。当雷海躲在书店里默默背诗,当他利用送餐间隔的碎片时间读书,当他承受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他没有 ,也没有迁怒贰过,赛场上那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成了他自信人生的定场诗。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说:他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高歌猛进 人走茶凉 坦然自若 自怨自艾
B. 披荆斩棘 曲终人散 泰然自若 自怨自艾
C. 高歌猛进 人走茶凉 泰然自若 期期艾艾
D. 披荆斩棘 曲终人散 坦然自若 期期艾艾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么诗词有什么用之于雷海为呢?
B. 那么雷海之于诗词有什么用呢?
C. 那么诗词之于雷海有什么用呢?
D. 那么雷海有什么用之于诗词呢?
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鸣,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句,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B. 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句,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振,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C. 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振,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句,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D. 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句,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鸣,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通过写自己自斟自饮、闲看院中树木来表现作者入室之乐的两句话是:“ , ”。
(2)《滕王阁序》中描绘秋雨过后,潭水清澈,云烟浮凝,暮霭笼山而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话是:“ , ”。
(3)《陈情表》中化用《乌赋·序》中的句子表达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的两句话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