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历史的主体精神是以人事为中心的,所以历史学也可称之为生命之学,人的生命及生活构成了真正的历史基础。而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的,莫过于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小说了,历史与小说,由此扭结在一起。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可以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肌理。当然,能写出这种历史的前提是,小说家必须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必须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
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如果从《尚书》《春秋》算起,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写史的意识,比西方要早得多。记言、记事、记人,这三种历史写法构筑了中国人的历史观。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感,所以对小说这种文体,一直怀有深刻的偏见——按正统的历史观念,小说家所创造的历史景观是一种虚构,它和重事实、物证、考据的历史观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因而,有关正史与野史、正说与戏说的争议从未间断。但与此同时,小说写史的“野心”从没有中止过,历史演义类的小说在读者中还尤其有市场。如果小说里的那些人和事,他们的对话、斗争、谋略,统统是作家想象的产物的话,那么,小说在多大程度上会为历史所需要?由此不得不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都觉得,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比读同一时期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国社会。法朗士称巴尔扎克是他那个时代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在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这点上,小说的意义居然超过了历史。这或可解释,在史学家写就的历史以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小说家书写的历史。历史关乎世运的兴衰,而小说写的更多是历史中的人物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存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生长的模样。所以,以生活为旨归的小说,是对枯燥历史的有效补充。它未必处处征诸实事,但它的细腻、传神,它所创造的想象之真实,也非一般史著可比。小说能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脉络、生活细节,从而使历史变得更丰满、真实。小说能有效地保存历史的肉身部分,还原出一种日常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补充,为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事件补上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内心,为“人事”补上“人生”。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就太单调了。事实上,那些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的手法来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历史基础是人的生命及生活,小说以此为基础,所以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
B. 中国人重史、写史比西方早很多年,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历史感比西方人强很多。
C. 以历史中的人物生活为旨归的小说,可以较好地补上历史著作缺乏的日常生活。
D. 文学真实的“人生”和历史真实的“人事”相互补充,使历史著作更具历史叙事魅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不同角度审视史著和小说,较深入地阐述了小说对历史的保存的影响。
B. 文章以小说对历史著作补充作用为立论前提,由此指向了对小说写史的探讨。
C. 文章在论述小说与历史著作的关系中,彰显了小说在记录历史中的关键作用。
D. 第二段以读巴尔扎克的小说为例,意在论述小说对历史著作的有效补充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家能够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这是写出富有生活肌理的历史的前提。
B. 小说家创造的虚构的历史景观与重事实的历史观之间有巨大不同,所以对野史、戏说的争议也已有三千多年。
C. 小说具备细腻、传神、创造的想象真实的特点,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能使枯燥的历史变得更丰满、更真实。
D. 小说能有效地还原出一种日常生活,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手法来叙述历史,从而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途经17个站点,每站必停;20多年票价未变,单程最低仅需两元;乘客多是车站周边村民,带着农产品出山交易……翻开2018年5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一列穿行在黔东南崇山峻岭间的“慢火车”进入大众视线。在高铁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仍共有81对公益扶贫性质的绿皮“慢火车”行驶在路上,它们已经成为偏远地区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桥梁,也承载着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材料二:春城晚报2018年6月14号公众号消息:近日,市民朱先生向记者爆料,对于吃不完的盒饭,人们通常选择扔掉,而他的同事杨欣,一位女白领,总是打好包,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流浪汉来吃。杨欣的举动在网络引发大家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善行,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有人这样发问:争议之前,为什么不问问流浪汉,他们是不是需要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
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个字)
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修改。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70周年校庆邀请函
尊敬的校友:
风雨沧桑70年,薪火相传一甲子。明年,我校将迎来诞辰70周年。为弘扬十八中人砥砺奋进的精神,凝聚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我校决定以“携手再超越,共筑新声梦”为主题,于2019年3月4日(周一)在铁山坪校区举行70周年庆典活动。我们热忱邀请您亲自莅临,共襄盛举。
专此诚邀,叨扰望谅!
(庆典活动相关安排我们将另行告知)
重庆市第18中学70周年校庆筹备组
2018年11月22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世界的另一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改变欧亚地缘经济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正在迅速老化
②而其国内环境恶化对人民健康和福祉也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③它以中国为中心
④但中国在转变过程中必须面对诸多挑战
⑤经济增长明显变慢,不平等状况严重
⑥为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刺激
A. ①⑤⑥②③④ B. ③⑥④①⑤② C. ③⑥②⑤①④ D. ⑥②③①⑤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颐和园是迄今为止保存得最为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在造园艺术中.尽显皇家园林的_______ ,同时充满了和谐自然的生趣盎然。亭台、殿堂、庙宇和小桥诸多人工景观与周围的山峦、湖水_______。未进颐和园,看到大门两侧傲然伫立的两座狮子,( )。走进古老的颐和园,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景点建筑百余座,院落20余处,佛香阁、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是后人必游的景点。从一个景点跨入另一个景点,便是从一个世界跨入另一个世界。这里景点之多,_______。每当游人踏出颐和园的门槛,总是会不由得回眸。世事无常,虽然历经_______,颐和园依然屹立于青山翠谷之中,历久弥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富丽堂皇 交相辉映 数不胜数 沧海桑田
B. 富丽堂皇 相得益彰 数不胜数 风云变幻
C. 金碧辉煌 相得益彰 不胜枚举 风云变幻
D. 金碧辉煌 交相辉映 不胜枚举 沧海桑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雄伟的气势就已经深深地感染了游人
B. 游人就已经被它雄伟的气势深深地感染
C. 游人就己因它雄伟的气势而深深地感染
D. 它雄伟的气劈就已经把游人深深地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