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②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
③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桓宛《真诚铁论·地广》)
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
⑤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
⑥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鲁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假如你的朋友要开车从太原上高速到张家口,但他根本不清楚路线。现在请你从下图中选择必要的信息加以组合,给他发一条简洁的手机短信,告诉他最佳的行驶路线。(不超过 65 个字)

短信内容: 。
下面是张强同学参加某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介绍,其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各位老师,我叫张强,来自XX中学。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贵校组织的面试,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强乐观,从不怕困难,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我梦寐以求的理想就是考取贵学校,掌握更多的知识,回馈国家和社会的培养。请各位老师放心,只要你们能慧眼识金,我一定不辜负父母和老师们的期望,定会鼎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为母校争口气。谢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7月下旬,习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B. 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 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D. 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见到贤与不贤之人,应持有的态度是“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形容建造阿房宫所用的钉子数量极多。
(3)李白《蜀道难》中以“ , ”两句将夸张与神话融为 一体,描写了上有高山接天、下有河川曲折的艰险的蜀道。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释)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B. 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C. 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 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