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假如你的朋友要开车从太原上高速到张家口,但他根本不清楚路线。现在请你从下图中选择...

假如你的朋友要开车从太原上高速到张家口,但他根本不清楚路线。现在请你从下图中选择必要的信息加以组合,给他发一条简洁的手机短信,告诉他最佳的行驶路线。(不超过 65 个字)

短信内容:     

 

北向直行至忻州向东北右转,经五台山,一直往东,过阜平天生桥到顺平,再往东北方向行驶至涿州,转西北直行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所给地图,分清方向,然后从出发点地开始理顺行程,找出沿途的标志性地点,再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从所给地图来看,出发点是太原,到张家口沿途需要经过忻州、五台山、阜平天生桥、顺平、涿州。忻州在太原北,到了忻州需要向东北右转,到五台山后一直向东,到顺平后向东北,到涿州后再向北直行,考生把这些内容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张强同学参加某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介绍,其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各位老师,我叫张强,来自XX中学。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贵校组织的面试,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强乐观,从不怕困难,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我梦寐以求的理想就是考取贵学校,掌握更多的知识,回馈国家和社会的培养。请各位老师放心,只要你们能慧眼识金,我一定不辜负父母和老师们的期望,定会鼎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为母校争口气。谢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7月下旬,习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B. 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 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D. 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见到贤与不贤之人,应持有的态度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形容建造阿房宫所用的钉子数量极多。

(3)李白《蜀道难》中以“                          ”两句将夸张与神话融为 一体,描写了上有高山接天、下有河川曲折的艰险的蜀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注释)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B. 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

C. 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D. 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 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 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 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 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 隶乎?”一皆放遣。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 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 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之书曰:“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 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 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 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 将。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 时五十九。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 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B. 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 一枚/ 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C. 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 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D. 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 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藩,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文中指太宗尚未登基,在藩镇为封王。

B. 衣冠,“衣”指衣服,“冠”指帽子,“衣冠”借服饰指代士大夫、缙绅。

C. 宿直,官员夜间值守官舍,主要任务是防护守卫、应对变故等,相当于“值夜班”。

D. 尚书,最初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员外郎为正副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大亮为官一任,治理有方。担当土门县令一职时,面对饥荒、盗贼侵寇的局面,他卖马分钱,鼓励百姓垦荒种田,获得丰收;他抓捕寇盗,确保一方平安。

B. 李大亮面对险境,有勇有谋。面对胡人进犯、敌众我寡的局面,他独闯敌营,面 见敌帅,晓谕祸福,说服群胡,使得前后有千余人归降,县境因此清静和平。

C. 李大亮身处要职,忠诚谨厚。作为朝廷重臣,他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他身居三职,宿卫两宫,均获得太子和太宗的信任。

D. 李大亮知恩重义,一心图报。他感激因张弼的救命与赏识之恩,作高官后仍不忘报恩,寻找张弼而不得,后来两人偶遇,他要把家产赠给张弼,张弼拒绝接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2)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