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7年12月,“佛系青年”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成为流行词。其含义是指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有目的地放下,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态度。
材料二:匠系由匠人精神演化而来:极度重视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匠系青年任性、执着、坚持,专注、开放、创新,死磕自己,追求美好。就像丁磊所言:我只想安静地做个匠系青年。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文体特征鲜明(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泰安市《开发利用人防工程和设施审批许可流程图》,请把这个图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40字。

下面是一则首届“中华泰山诗词大会”组委会拟发给某校的邀请函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或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首届“中华泰山诗词大会”将于2018年11月22~29日隆重开幕。组委会向贵校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发出诚挚邀请。
届时,您将会看到师生们精彩的诵读表演和才艺展示。您也可以牛刀小试。一展诗词诵读方面的才华。同时也希望各位能对“中华泰山诗词大会”的后续举办提出一孔之见。
①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庆期间,某名在今年夏天迅速走红的网红歌手,因为恶搞国歌而遭网友举报封禁直播间,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___________,不久前,网友举报某网红主播在早期直播中,公然把南京大屠杀、东三省沦陷等民族惨痛记忆作为调侃的笑料。其结果是,这名主播被彻底封杀。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眼见这一届网红,不少人红得“大步流星”,也凉得“________________”。有些人从草根一夜之间身家飙至千百万,却因为一些不当言行,顷刻之间跌回尘埃,好似提早做完了一场人生大梦。
出事以后,有人辩解自己是“一时口快”“一不小心”,但所谓“无心之失”,( )。一个人的德行修养,不光体现在平凡时、逆境中如何自处,更体现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际能不能保持一分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鼓励个性发展的时代,各种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给了普通人__________机会。但网络不是规则、法律和道德约束不到的“盲区”“飞地”。底线守不住,纵然有再惊艳的作品,背后有再众多的粉丝、再强大的平台,也是枉煞。毕竟,“三观”不跑偏、道德不失范,才有行稳致远不“翻船”的“压凳石”。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恶搞国歌被网友举报,封禁直播间,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
B. 因恶搞国歌直播间被举报,遭网友封禁,账号冻结,影音作品下架。
C. 因恶搞国歌直播间被封禁,遭网友举报,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
D. 因恶搞国歌被网友举报,直播间遭封禁,账号冻结,影音作品下架。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独有偶 风驰电掣 先见之明 初露头脚
B. 曾几何时 一日千里 自知之明 大显身手
C. 无独有偶 风驰电掣 自知之明 大显身手
D. 曾几何时 一日千里 先见之明 初露头脚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毕竟是给自己的推脱辩解之词
B. 其实是某些人的有意为之的做派而已
C. 毕竟不过是对自己缺少正确认识而已
D. 其实都是德行缺位的必然之果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一般人有相同点,更有不同之处。
(2)李白的《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开辟蜀道所付出的代价及蜀道的模样。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凄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开篇平易地引入正题,用“昔时”“今日”点明光阴已逝、物是人非。
B. 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以酒浇愁、长望天空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 诗的结尾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图出仕,渴望“朝廷当事人”援引的心情。
D. 诗通篇送人、抒怀,毫无精工雕琢的痕迹,不做作,全凭真情自然流出。
2.诗的五、六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