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庆期间,某名在今年夏天迅速走红的网红歌手,因为恶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庆期间,某名在今年夏天迅速走红的网红歌手,因为恶搞国歌而遭网友举报封禁直播间,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___________,不久前,网友举报某网红主播在早期直播中,公然把南京大屠杀、东三省沦陷等民族惨痛记忆作为调侃的笑料。其结果是,这名主播被彻底封杀。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眼见这一届网红,不少人红得“大步流星”,也凉得“________________”。有些人从草根一夜之间身家飙至千百万,却因为一些不当言行,顷刻之间跌回尘埃,好似提早做完了一场人生大梦。

出事以后,有人辩解自己是“一时口快”“一不小心”,但所谓“无心之失”,(     )。一个人的德行修养,不光体现在平凡时、逆境中如何自处,更体现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际能不能保持一分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鼓励个性发展的时代,各种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给了普通人__________机会。但网络不是规则、法律和道德约束不到的“盲区”“飞地”。底线守不住,纵然有再惊艳的作品,背后有再众多的粉丝、再强大的平台,也是枉煞。毕竟,“三观”不跑偏、道德不失范,才有行稳致远不“翻船”的“压凳石”。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恶搞国歌被网友举报,封禁直播间,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

B. 因恶搞国歌直播间被举报,遭网友封禁,账号冻结,影音作品下架。

C. 因恶搞国歌直播间被封禁,遭网友举报,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

D. 因恶搞国歌被网友举报,直播间遭封禁,账号冻结,影音作品下架。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独有偶    风驰电掣    先见之明    初露头脚

B. 曾几何时    一日千里    自知之明    大显身手

C. 无独有偶    风驰电掣    自知之明    大显身手

D. 曾几何时    一日千里    先见之明    初露头脚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毕竟是给自己的推脱辩解之词

B. 其实是某些人的有意为之的做派而已

C. 毕竟不过是对自己缺少正确认识而已

D. 其实都是德行缺位的必然之果

 

1. D 2. C 3. D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因为恶搞国歌而遭网友举报封禁直播间,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封禁直播间”主语不明;“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搭配不当,应为“账号冻结,影音作品下架”。A项,“封禁直播间”主语不明,“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搭配不当。B项,“直播间被举报,遭网友封禁”不合逻辑,应为“被网友举报,直播间遭封禁”。C项,“直播间被封禁,遭网友举报”语序不当,应先遭举报,再封禁,且“账号下架,影音作品冻结”搭配不当。故选D项。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无独有偶”,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多用于贬义。“曾几何时”,指没过多久。第一处,语境中两件事非常相似,且情感色彩都是贬义,故应使用“无独有偶”。“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的很快,后比喻进展迅速。第二处,根据语境,是说“有些人因为一些不当言行,顷刻之间跌回尘埃”,是描述跌落速度之快,应用“风驰电掣”来比喻。“先见之明”,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的情况有正确的估计。第三处,前面说“不光体现在平凡时、逆境中如何自处”,可见应是说对自己情况的正确估计,应使用“自知之明”。“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初露头角”,指刚显示出某种才华。第四处,根据语境及成语的含义来看,句中是说给普通人显示本领的机会,应使用“大显身手”。故选C项。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面说“出事以后,有人辩解自己是‘一时口快’‘一不小心’,但所谓‘无心之失’”,“所谓……”说明后面应是对这“无心之失”的解说,A项,“毕竟是给自己的推脱辩解之词”只是呼应了前面“有人辩解自己”;B项,“有意为之”与句子前后脱节;C项,“毕竟不过是对自己缺少正确认识而已”与句子前后均无直接联系;而D项,既呼应了前面“一时口快”“不小心”等辩解之词,也与后面语句“一个人的德行修养”相照应,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一般人有相同点,更有不同之处。

(2)李白的《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开辟蜀道所付出的代价及蜀道的模样。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凄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开篇平易地引入正题,用“昔时”“今日”点明光阴已逝、物是人非。

B. 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以酒浇愁、长望天空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 诗的结尾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图出仕,渴望“朝廷当事人”援引的心情。

D. 诗通篇送人、抒怀,毫无精工雕琢的痕迹,不做作,全凭真情自然流出。

2.诗的五、六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庄端己,阆州阆中人。庄在蜀,以明经登第。归宋,历虹县尉、高陵主簿,本府召权司理椽。转运使雷德骧以威望自任.尝巡按至境,官属皆出迎候。庄独视事本局,徐谒道周,德骧称其有守;徙权忻州录事参军雍熙三年,命将巡边,以庄掌随军粮料。内客省使杨守一称荐之,授大理寺丞。未逾年,成信表其能,太子中允。端拱初,契丹掠赵、深,边将无功。庄上书曰:“周世宗诛樊爱能、何徽二将,遂取淮南,克巴蜀,愿陛下申明纪律。无使玩寇。”会诏建方田,庄复上言:“大役兵师,虑生事于边鄙。”上善之。淳化三年,召访以边事,称旨,面赐绯鱼。出为荆湖北路转运使。五年,李顺乱蜀,命与雷有终并兼峡路随军转运、同知兵马事。或言庄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许以便宜事平转殿中侍御史特召问讨贼方略后契丹犯塞命为河北转运使时傅潜统大军驻定州北庄屡条奏其无谋略虑或失几。会王显掌枢密,显与潜俱起攀附,颇庇之。庄奏至,多不报。徙知越州。俄傅潜得罪,庄因上言:“显、潜皆非材,致误边事,请行严诛,以肃群议。”会诏百辟上封直言,庄条列四事:一曰去暴征,二曰省烦刑,三曰择吏职,四曰敦稼政。疏奏,诏令开陈其所宜行先后,庄对甚悉。庄有吏干,颇有清操,慷慨敢言,太宗奖其忠谠,多所听纳。晚年退居,制棺椟以自随。喜接宾客,终日无倦。

(选自《宋史·卷三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事平/转殿中侍御史/特召问讨贼方略/后契丹犯塞/命为河北转运使/时傅潜统大军驻定州北/庄屡条奏其无谋略/虑或失几

B. 事平/转殿中/侍御史特召/问讨贼方略/后契丹犯塞命为河北转运使/时傅潜统大军驻定州北/庄屡条奏/其无谋略虑或失几

C. 事平/转殿中侍御史/特召问讨贼方略/后契丹犯塞命/为河北转运使时/傅潜统大军驻定州北/庄屡条奏其无谋略/虑或失几

D. 事平/转殿中/侍御史特召问讨贼方略/后契丹犯塞/命为河北转运使时/傅潜统大军驻定州北/庄屡条奏其无谋略虑/或失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与“字”常有某种关联,如:裴庄字端已,屈原名平字原,均为同义互训。

B. 在中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除、拜、迁、转、擢”等,文中“迁太子中允”的“迁”是提升之意。

C. “面赐绯鱼”,此处的“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宋时五品官员穿绯衣、佩鱼符袋。

D. 中国古代皇帝有庙号、谥号、年号之分,文中的“雍熙”“端拱”“淳化”“太宗”等均为北宋皇帝的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庄以明经科登第,才华出众。他在短时间内,便赢得了上司或主管的信任和举荐。

B. 裴庄忠诚正直,敢于直言,他曾上书直指傅潜不堪大用,促使皇帝将傅潜和王显撤职。

C. 裴庄主张严明朝纲,希望皇帝申明律条,主张严惩“致误边事”者,上书直言“四事”。

D. 裴庄为政有才干,且颇有操守,曾多次上书建言且大都被皇帝采纳,受到太宗的赞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庄独视事本局,徐谒道周,德骧称其有守;徙权忻州录事参军。

(2)或言庄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许以便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按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划分的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一共可以分为5级。

第1级被称为辅助驾驶。这类技术可以帮助驾驶员实现某项单一功能,现在常用的自适应巡航功能就属于这一级别。

第2级被称作部分自动驾驶。它可以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但驾驶员双手不可脱离方向盘。它能实现自动减速、规避其他车辆等功能,但是驾驶员得盯着点。万一有麻烦就得赶紧自己动手。

第3级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这类技术不仅可以自动规避车辆,更重要的是可以自主作一些决定,比如依照其感知到的路况自动更换车道等。不过,第3级的自动驾驶依然需要人类“看护”,比如天气糟糕,传感器可能就会不大灵光,或者当路面车道线不够清楚时,就可能出现判断失误。

第4级可以算作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在这个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已可以基本“自主操控”车辆,不过仍需相对安全和单纯的行驶环境,比如突发情况不太多的路段。从第3级进化到 第4级,需要跨越巨大的鸿沟。

第5级自动驾驶技术叫作全自动驾驶,能在所有环境、条件、路况下实现安全自动驾驶。只有第5级自动驾驶技术才能叫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的车辆已无需方向盘、踏板等传统配件,甚至不需要人坐在驾驶舱就能开走。到这个阶段,你坐上车,告知目的地,然后你就可以低头玩手机,等着车辆自动把你送往目的地。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实现3级到5级的自动驾驶呢?业界普遍认为,目前我们离全自动驾驶即无人驾驶还很遥远,甚至连接近都算不上。依据各家公司公布的计划,2020年可能成为3、4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年份。一些专家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将会有15%出售的新车可以实现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

(摘编自郭爽《新闻分析:自动驾驶这个“小孩”有多大了》新华社2017年01月09日)

材料二: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网站、《连线》杂志在线版8日消息称,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项目Waymo,已经在公路上测试了其“真正无人”自动驾驶汽车。

日前,该公司CEO约翰•克拉富西克在全球网络峰会上,宣布了这一里程碑事件:他们已让其自动驾驶汽车在凤凰城的部分地区自由行驶,不局限于一条或两条路线,方向盘后也完全没有坐着驾驶员以应对突发状况,从而展现对“真正无人”条件下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

(摘编自张梦然《谷歌“真正无人”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科技日报》2017年11月10日)

材料三:

“未来的汽车是轮式的机器人,会开车、会交互、会学习、有个性、有悟性,能够自主驾驶,能够跟人友好相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毅说。

车联网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收集车辆信息,并通过网络实现人与车、车与车、车与环境之间的交流通信,从而能够实现车辆智能化控制和交通智能化管理。

“车联网将给社会出行体系带来颠覆性改变,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张瑾所在课题组在本届智博会上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通过车辆之间的相互通信。公路交通容量可提高50%—80%;视距范围之外的传感和通信,可减少交通安全事故50%—80%,提升交通效率10%—30%;因为交通更加有序,自动驾驶将减少车辆低速行驶的频次,燃料消耗将降低28%,减少污染物排放近20%。

(摘编自周洪双、张勇《带你体验未来“车”生活》《光明日报》2018年08月2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动驾驶技术共分5级,从第3级进化到第4级,需要跨越巨大的鸿沟,而只有第5级自动驾驶技术才能叫真正的无人驾驶。

B. 2020年将成为3、4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年份,到本世纪30年代,将会有15%出售的新车实现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

C. Alphabet旗下的Waymo开发的自动驾驶技术已达到4级,他们已让自动驾驶汽车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在部分地区自由行驶。

D. 车联网要想实现车辆智能化控制和交通智能化管理,离不开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来收集车辆信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遇到恶劣天气,传感器灵敏度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进一步突破传感器技术难关,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B. 业界普遍认为,目前我们离全自动驾驶即无人驾驶的目标还很遥远,甚至连接近都算不上,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任重而道远。

C. 未来汽车不仅能自主驾驶,有交互、学习的智商,而且有个性、悟性,有较高的情商,能跟人友好相处,完全不需要人的管理。

D. 通过车辆之间的相互通信、视距范围外的传感和通信,可大幅度提高公路交通容量、减少交通事故,以获得交通、环保等综合效益。

3.以上关于无人驾驶的三则材料,其内容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回 乡

余显斌

将军离开的时候,才十八岁。那时,将军背着斗笠,戴着军帽,很精神,也很帅气。

将军是跟着刘邓大军离开的。

将军离开时说,自己会回来的。将军拉着张婶的手说:“大妈,你救了我,到时我会回来看你的。”将军红着眼眶又对吴哥说:“大哥,你等着,我一定会回来的。”

将军挥着手走了。将军这一走啊,南北东西,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里,将军汇来东西,打来电话,问张婶好,问吴哥好,问乡亲们好。将军说,自己很想回来,可是,没有时间啊。将军说,自己一旦有时间,一定会回来,一定会看望乡亲们的。

大家都说,将军还记得老家,还记得大家呢。

张婶擦着眼睛说:“哎,孩子受苦了。”在张婶眼中,将军一直还是个孩子。

吴哥也点着头,安慰道:“现在好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将军的电话慢慢少了。张婶有时会望着村口,自言自语道:“咋不回来啊,是不是忘了老家啊?”吴哥摇着头,想说什么又没说,只是叹一口气。

两人就谈起当年的将军,那样年轻,就是营长了,就带着部队打仗,就受伤了,在张婶家养伤。那时,生活多苦啊,没啥好吃的,上顿红薯下顿红薯的。张婶说罢,长叹一声道:“难为了这孩子,也不怪把我给忘了。”

吴哥仍不说话,咂吧着烟锅。那次,国军士兵听说一个解放军伤员在村里养伤,还是营长,就赶来抓。自己听到消息后,赶到张婶家,背起将军就跑,躲在山上三天三夜啊。国军士兵放火烧山。大火呼呼的,将一座山都烧秃了。自己和将军躲在一个水塘里,一人嘴里衔着一根芦苇管,这才躲过一劫。

两个老人说着,仿佛再次回到了当年。

终于,张婶没有等到将军回来,闭眼前告诉孙子周根,将军回来了,替自己告诉将军啊,当年,生活不好,受苦了啊。

周根点头,默默无言。

吴哥不久也走了,临走告诉儿子吴竹,将军回来了,告诉将军,老哥哥一直想着他呢,盼着他呢。

吴竹也点着头,默无一言。

两人都想,将军能回来吗,以老人们所说的年龄,将军现在也是花甲老人了。

听村长说,将军身体一直不好。当年的那颗子弹一直没有取出,还在脑袋里。老人们临终的嘱托,能兑现吗?

他们心中,就有了心结。

他们没想到,将军真的就回来了。

将军回来,是在一个深夜,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虫鸣唧唧。

一辆车悄悄在夜色里来,又悄悄在夜色里离开。第二天,当村人听到消息后,都围着村长炸开了:“将军回来了,咋不告诉我们一声啊?”有人叹气:“哎,老家毕竟是山里啊。”

周根咳了一声,这……这样,自己咋的告诉奶奶啊?奶奶听到这样的消息,会在地下瞑目吗?

吴竹更是摇着头,一声不吭。

村长低沉着声音告诉大家,车子走了,将军没走,留了下来。见大家都睁着眼睛,四处张望着。村长说,车子带回的不是将军,是将军的骨灰盒。将军十几年前枪伤就发作了,瘫痪在床上,记忆力已经模糊,啥也不知道了。临死前,将军竟然清醒过来,告诉家人,他要回家,要回到霍山去,那儿的乡亲在等着自己,张婶在等着自己,吴哥在等着自己,自己活着不能回去,死后也要回去。

大家听了眼圈都红了,有人问:“葬……葬在哪儿啊?”村长说,将军死前吩咐,将自己骨灰带回来,悄悄葬在霍山的土地上,不要举行追悼会,不要起坟,不要立碑,不要让人发现墓地。

周根急了道:“我们该去放一挂鞭炮啊。”

吴竹点着头道:“对啊,清明了,也得去挂一串纸啊。”

村长摇着头,因为,将军说,当年在这儿,自己受伤,连累了乡亲们。也连累了这儿的树木山林,遭到火烧,自己一想到就愧疚。如果,将来大家要祭奠自己,到了清明节,就栽一棵树吧。栽一棵树,就等于替自己报答了故乡一份情意。

大家再次沉默着,久久无语。

以后,每到清明,村子里的人都拿着树苗,在山上四处栽着。周根和吴竹栽的格外多,山前山后,河边坝上。他们说,这是替他们的奶奶和父亲栽的,奶奶和父亲是将军的老友,一定更想念将军。

村子,于是就掩映在一片绿色里,一片花光中,一片鸟鸣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回乡”展开情节,主要写了乡亲们的“盼”和将军的“愿”,而这“盼”和“愿”之间留给了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B. “时间,一天天过去,将军的电话慢慢少了”,这既暗示了当时将军的身体状况不佳,也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C. “难为了这孩子,也不怪把我给忘了”,这句话写出了张婶对将军的理解,她认为将军现在生活好了,是不会回来的。

D. 小说通过“村长”这一形象,交代了“将军”后半生的生活状况,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同时,也丰满了将军这一形象。

2.小说中将军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