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元史 许衡传》载,许衡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元史 许衡传》载,许衡外出,天热口渴。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唯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说:“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作文,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世间有许多诱惑让我们深陷沼泽不能自拔,人生有太多的干扰使我们停止脚步徘徊不前。面对这些诱惑和干扰,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干扰所困,不为名利所惑。 许衡不摘路边的梨,一句“我心有主”,其实就是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为人准则和道德规范、坚守自己精神家园的宣言。在常人眼中,他的确很迂腐,似乎颇不合群,真可谓“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一个有严格操守的人,一个恪守为人之道的人,一个讲良心和知廉耻的人,就像内心世界有个铁面无私的法官,就像精神家园有个严守道德门户的哨兵,时时处处都在监督自己的言行,使其不在物欲面前动摇。不但在众人都不受诱惑时心中有主,即使在许多人于诱惑面前蠢蠢欲动时,仍能坚守操行,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使我无限赞美和敬畏,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的道德律。”只有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修炼出受人敬畏的“道德律”,最终让自己变得崇高伟大。 东汉名臣杨震,一次途经昌邑,曾受杨震提拔的昌邑县令王密半夜敲开他家的门,送他黄金十斤以谢提拔之恩:“夜里没人知道,你就收下吧。”杨震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谁说没人知道!”态度决绝地把黄金退给了王密,其严格自律的言行让人肃然起敬。 在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要做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更是难能可贵。被称为“文化昆仑”、“学界泰斗”的钱钟书,一向视名利为草芥,记者要采访他,他回避;电视要访谈他,他谢绝,他说:“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何苦呢?”如此淡泊名利,真令那些投机钻营、追名逐利、蝇营狗苟之徒汗颜。 报载,河北省一高中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她断然拒绝豫北一生产口服液企业用一万元报酬让她做虚假广告。她家境贫寒,上中学的书费学费是父母东拼西凑的,急需这笔钱却因为它不合于义而拒绝,其精神家园可谓没有杂草,高尚的操行,令人赞叹。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之所以会贪赃枉法、违法乱纪,表面上看来是环境使然,但实际上心中无主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人一生可以没有权,也可以没有钱,但就是不可以没有道德律。 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排除干扰与诱惑,我们的心灵将纯正高尚,我们的人生将晶莹快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这一则材料是歌颂许衡即使在世道纷乱的情况下,仍能坚持自己的处世原则,坚持高尚的节义。理解“主”之含义:这里的“主”不仅仅是表面性的某种“主张”“见解”,更应是由此而挖掘出的支撑起这种主张或见解的“东西”(给心灵做主的“东西”)。这种“东西”便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准则,信仰、追求……把握“主”之内容:该话题内容贴近人的精神生活实际,所及属于人的“立身行事”范畴。人靠什么行走于世呢?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难以回避。许衡一句“我心有主”,道出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困境之下不妄为,诱惑面前不妄取。因此,凡是涉及人生处世的信仰、原则、标准等均属“主”之范畴。“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生,代价极为惨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揣摩“主”之“标准”:究竟体现出什么样的“主”是没有定规的,因为这里的“主”是个性化的,不同的人在各种具体环境、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坚守点”。但绝不外乎中外古今伟人学者、名士贤达、战将豪杰甚至普通民众所遵循的属于“美德”的内容,具体可以细化。认识“心有主”:坚守处世信仰,遵守为人原则,恪守精神追求……意识决定行动,心中有了“主”,关键之时才可能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理解到该层面,才便于写得准确而深刻。不管是写成记叙文、散文还是议论文,一定要将具体的“主”体现在文章中,因为只有具体展现了“主”的含义,才能对应体现话题含义,否则便是泛泛而谈。写记叙文要注意过程清楚,设置好情境细节,突出心理描写,注重挖掘渲染;写议论文要注意观点明确,论证方法多样(引证、例证、对比、喻证、引申),语言准确而有意蕴;其它“非常文体”并非不可选,但首先是要符合文体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

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请自选角度,谈谈对上述现象的看法。(参考角度:如语言风格、表达方式;如折射的社会现实、原因等)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不少于40字)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字是从哪五方面说明“4G”优越性的?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6个字,5分)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没有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 与较高的预期相比,利马气候大会最后的成果缺乏雄心和力度,可能无法实现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2℃内的目标的希望渺茫。

C. 我国刚刚兴起的手机抢红包之事,不仅改变了社会经济,还改变了传统观念乃至生活方式,比如拉家常的时间被抢红包挤去了。

D. 征收房产税的目的是运用税收杠杆,政府要加强对房产的管理,提高房产使用效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节房产所有人和经营人的收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的溢美之词,似乎变本加厉起来,动辄便称作什么“家”,这还不够,前边或者后边还要加上“学者”“教授”的称谓。

B. 作为大运会指定的唯一通信营运商,移动公司终于如愿以偿,独吞“大运会”短信之利,而无缘介入的联通只能望洋兴叹了。

C. 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D. 如果说,卡扎菲政权已经日薄西山,“倒卡”无论如何都只是利比亚人的短痛,那么这种因内战而强化的地域、部族裂痕,就将注定是利比亚人的长痛。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③而刘夙婴疾病  ④之二虫又何知  ⑤复驾言兮焉求  ⑥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⑦乐夫天命复奚疑  ⑧《齐谐》者,志怪者也  ⑨李斯,相也

A. ①⑥⑨/②/③⑤⑧/④⑦    B. ①⑧⑨/②③/④⑤⑦/⑥

C. ①⑥⑨/②/③④⑧/⑤⑦    D. 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