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 示例...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

示例: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屈原   岳飞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

 

(示例) 屈原白居易,感怀时事,遭贬谪吟歌赋,一代才子具有伟大的文学贡献。 岳飞杨靖宇,抵御外侮,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具有杰出的科技成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要做到:①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一致。②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③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④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最后可将仿句与例句及要求对照,看是否完全符合要求。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结合例句内容分析,通过一系列词语总结概括中国的某种精神,因此在选词的时候需要注意选能体现同类精神的词,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位高中毕业生在“教师节”给自己高中老师发的短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虽已毕业一年,但学生仍时不时想念恩师。感谢您曾送了我知识与智慧,也感谢您曾找出我的错误。是您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前路。今天是“教师节”,遥寄鲜花一束,丁点心意,请您收下!

__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一篇《交大,对不起,我不是那10%》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2018届的一名毕业生。他在文中写道,只有10%优秀毕业生才能            地去会堂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而剩下的人需要坐着教室里观看毕业典礼的直播。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栖息地,不管社会把人分为多少层级、打上多少标签,大学师者对所有学生都应            ,没有人格高低之分。如果师者眼里“只有10%优秀毕业生”,怨不得社会对你            。同时,(   ),那么大学老师应是社会好风气的源头活水。

有人说,大学毕业典礼是最后一课,可别小瞧了握手、拨穗、合影,从校长手中接到毕业证对具体某位学生而言是毕业课的百分之百,但为某个学生发毕业证对校长而言则只是工作的多少分之一。这一课在教室里看校长和优秀毕业生的仪式,对自己而言不完整。同时,学生难免会生出一种学校咋就视我为“可以忽略的沉默大多数”的消极情绪。

大学之道,是容不得师者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哪怕是毕业了,有的学生成为社会精英,有的学生泯然众人,也不可            ,甚至校庆时只盯着少数几个高官富豪校友。大学守不住这个底线,在大学精神上得了势力病,焉能称其为大学?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某个学生发毕业证对校长而言只是多少分之一的工作,但从校长手中接到毕业证对具体某位学生而言则是百分之百的毕业课。

B. 从校长手中接到毕业证对具体某位学生而言是毕业课的百分之百,但为某个学生发毕业证对校长而言则只是多少分之一的工作。

C. 从校长手中接到毕业证对具体某位学生而言是百分之百的毕业课,但为某个学生发毕业证对校长而言则只是工作的多少分之一。

D. 为某个学生发毕业证对校长而言只是工作的多少分之一,但从校长手中接到毕业证对具体某位学生而言则是百分之百的毕业课。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期望母校的特有气质能被毕业生带到社会中去

B. 如果期望毕业生能把母校的特有气质带到社会中去

C. 如果期望母校的特有气质带到社会中去让毕业生做

D. 如果带到社会中去的母校的特有气质期望毕业生做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到渠成    一视同仁    口诛笔伐    另眼相看

B. 顺理成章    等量齐观    说长道短    厚此薄彼

C. 水到渠成    等量齐观    说长道短    另眼相看

D. 顺理成章    一视同仁    口诛笔伐    厚此薄彼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里,客人连用了两个问句回答主人的疑问,首先引曹操的《短歌行》问道“______”,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_____,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一句点名送别时令,渲染了送别的氛围,用________一句寄情于物,抒写愁情。

(3)《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①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②长生: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题(     )

A. 诗题“行经华阴”,必有所往。所往之地,便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太华、三峰、武帝祠等即为京都附近名胜。

B. 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

C. 颈联浮想联翩,写意雄宏。诗人在华山下,看到黄河与秦关,驰骋想象,虚实相生,描绘出一幅雄伟壮阔的画面。

D. 首联写远景,颔联摄近景。远近相间,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为尾联“何如此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铺垫。

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全诗着眼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熹、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朗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①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②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B.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C.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D.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

B. 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更重的责任。

C. 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

D. 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冲受到武帝的高度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

B. 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

C. 郑冲是晋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熹、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

D. 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颇有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

(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