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 地 毕飞宇 ①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    地   毕飞宇

①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迥;天圆,地方。

②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在苍茫的大地上——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每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

③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们在喝茶、吸烟、闲聊,其乐融融。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村子里做农民,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父亲不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亲。我经常犯这样的错。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他老人家经常做噩梦,他在梦里大声地呼叫。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他老人家叫醒,赶紧的。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都如释重负。他老人家一定很享受大梦初醒的轻松和快慰。

④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那是新秧苗的颜色。我为什么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最壮观的呢?这是由秧苗的性质决定的。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⑤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农民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在我伫立在田埂上的时候,我哪里能懂这些?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淡绿的汪洋——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我性格当中的孤独倾向也许就是在一片汪洋的岸边留下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对一个永无休止的旁观者来说,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寥。

⑥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⑦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⑧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节选自《散文选刊》2014年第2期)

1.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比作“孤岛”的村庄以其渺小反衬出大地的无垠,并为下文写大地上的劳动生活做铺垫。

B. 文章引用福楼拜作品中的言论,意在强调作家们肩负着表现大自然的诗意和感染力的使命。

C. 作者综合运用排比、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大地上丰富又奇妙的声音。

D. 文章第③段补叙父子间的生活往事,紧承上文,具体展现了平原乡村生活不堪回首的艰辛。

2.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1)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2)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

3.本文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

 

1. D 2. (1)“鹅黄”指铺满老家大地的新秧苗,它们构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但又都来自手工,承载着农民劳作的艰辛,包含悲悯的成分。(2)万物生死枯荣的自然规律便是大地的逻辑,它亘古不变,不会出错;但这一逻辑也有可能由于天人祸而出现青黄不接的差错。整句话强调了乡村生活的不变与无常。 3. (1)多处使用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语直抒胸臆。如“悲壮”“寂寥”“泪流满面”等词语表达对大地、农民的深挚情感。(2)精选意象营造具有抒情意味的意境。作者挑选“孤岛”“沙漠”“汪洋”“泥土”“指纹”等形象组成具有抒情意味的意境以委婉含蓄地抒情。(3)多用反复、排比修辞手法强化情感。如②段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 ④段的“一棵一棵地”,⑥段的“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 【解析】 1.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D项中,“文章第③段补叙父子间的生活往事”,“补叙”应该是“插叙”。补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补充交代上文的人或事。故选D项。 2.该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不能只抓住所给句子作表面解读,要深入文本,关注前后文进行分析。理解时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分析研究,几个分句的要对分句逐个解读,有使用修辞手法的要还原。第一句“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抓住句中的关键词“鹅黄”和“悲壮”来理解。“鹅黄”,是指大地上庄稼人一棵一棵插下去的秧苗的颜色,“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它意味着庄稼人的辛劳。“悲壮”,是因为在天空与大地之间,都是这种颜色。每一株都要经过庄稼人的手,这鹅黄全是农民的艰辛劳苦,表达了作者的悲悯情怀。第二句中,前半句“是逻辑就不能出错”,这个“逻辑”是大自然枯荣的规律,万物遵循着这个规律生长,它不会改变,自然也不会出错。后半句“是逻辑就难免出错”,“难免也错”想表达的意思是,可能由于人的原因而出现青黄不接,出现灾荒。整个句子表达了乡村的恒久不变与无常的两种现象、两个特点。 3.该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的语言。赏析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选取的景物,事物或意象,用词用句的特点,语言的风格,写景的色彩等。本文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要求结合全文加以分析。如“悲壮”“泪流满面”等词语表达对大地、农民的悲悯之情。文中多处使用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语接表达思想情感。选用“孤岛”“沙漠”“汪洋”“泥土”等具有抒情的意象来委婉抒情。“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于身心健康。

读了上面的这几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定一个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2017年9月21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可以在4小时30分钟内跑完从北京到上海的1200公里,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复兴号”运行阻力更小,使得350公里速度级综合能耗下降10%左右,而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速度,一旦异常,监控系统会在紧急情况下自动使列车减速。此外,“复兴号”的噪声控制做到了全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乘客可以在安静的车厢里享受WIFI全覆盖,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还能为旅客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荡秋千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生产力低下,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① _________。在攀援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采摘野果或跨越沟涧追赶猎物② _________。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相传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当时,③____________,故“秋千”两字,繁体为“鞦韆”,均以“革”字为偏旁。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年365天,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不再是机械、冰冷的阿拉伯数字。每过15天,生活这个舞台的背景就会被更换一回。当孤鸟低回,叶落窗前,天心月圆时,我就想起杜甫的诗:                  。倘若没有二十四节气,杜甫也就无感而生了吧。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正盛开。

B.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C.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参加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是由从十六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的优秀选手组成的,是一支新老结合、充满希望的队伍。

B. 历代改革的督行者大都是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广泛社会认可度、丰富的治政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鲜明的个人意志于一体的“政治强人”。

C.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 土耳其政府军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进攻早有准备,从上月底就开始向士伊边界一带集结部队,并部署了大量重型武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