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
A. 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
B.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D. 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固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
A.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B. 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C. 阡陌:阡,东西向的小路:陌,南北向田间小路。
D. 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说你很迷茫,找不到办法,不敢 ,只能坐以待毙,甘心平庸。我说,别找借口,无非是懒罢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迷茫?你其实该自问一句:( ),不能站在一个高点,哪里有什么好方向给你选择?如果你懒得去做事,那不是你不忙,而是你压根就不想忙。明明是“懒得做”,嘴上却说“不喜欢”,不过就是你的借口。所有的迷茫,都是因为懒——懒得努力,懒得上进,所以,考试不行,工作不好,各种差劲和不如意,却还在推诿,找个别的理由,然后 ,多可悲!
别人发奋图强,你在偷懒。你假装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迷茫,然后就 地偷懒,而且认为别人的努力是 ,甚至天真地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却不知道,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有人说: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结果,的确,但是下一句呢?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一切都是因果,你不努力,大概率事件就是,你最后得到的是最差的结果。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
B. 其实在努力前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
C. 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
D. 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为什么总是这么迷茫,迷茫的原因是什么?
B. 我真的努力了吗?不要说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
C. 自己是不是太懒了?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理,
D. 万丈高楼不都是平地而起吗?我们的初衷是靠努力去征服,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轻举妄动得过且过心安理得自讨苦吃
B. 轻举妄动虚应故事理所当然作茧自缚
C. 草率行事虚应故事理所当然自讨苦吃
D. 草率行事得过且过心安理得作茧自缚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3)《归去来兮辞》中体现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细节:“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辛西立春 吕本中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注:①作者南渡后官至中书舍人,上书言恢复大计,触犯秦桧等主和派,被弹劾免官。②子桑与原宪均为《庄子》中出现的人物,皆富有个性,生活清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漫读”一联感慨往事如梦,看似心态超然平和,实则往事难以忘却
B. 诗人以古代两位寒士自喻,表达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合流的志向。
C. 诗歌尾联劝大家不要因寒冷而沮丧,春天已然来临,未来还有希望。
D. 诗歌从感时到忆旧,再到述怀,最后以迎春扣题,全诗情感昂扬积极。
2.诗的首联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
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孑身赴任。久之,巡抚吴甡荐其廉能。而巡按御史张孙振以请属不应,疏诬继咸脏私事。帝怒,逮继咸,责甡回奏。甡贤继咸,斥孙振。诸生随至都,伏阙诉冤,继咸亦列上孙振请属状及其赃贿数事。诏逮孙振,坐谪戍;继咸得复官。
十年,除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以兵捣江贼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千余人。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黄陂、黄安,筑黄冈城六千余丈。
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督师杨嗣昌以其知兵,引参军事。明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初,继咸闻李自成兵败南下,命部将郝效忠、陈麟、邓林奇守九江,自统副将汪硕画、李士元等援袁州,防贼由岳州、长沙入江西境。既已登舟,闻良玉反,复还九江。良玉舟在北岸,贻书继咸,愿握手一别,为皇太子死。九江士民泣请继咸往,纾一方难。继咸会良玉于舟中,良玉语及太子下狱事,大哭。次日,舟移南岸,良玉袖出皇太子密谕,劫诸将盟。继咸正色曰:“密谕何从来?先帝旧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负,密谕何从来?”良玉色变,良久乃曰:“吾约不破城,改檄为疏,驻军侯旨。”继咸归,集诸将于城楼而洒泣曰:“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遂约与俱拒守。中朝皆疑继咸、良玉同反。而南都时已破,诸镇多纳款。继咸劝梦庚旋师,不听。遣人语林奇、硕画、士元毋为不忠事,林奇、硕画、士元避皖湖中,遣人阴逆继咸。继咸已为效忠绐赴其军。将及湖口,而梦庚、效忠降于清,遂执继咸北去,馆内院。至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
(选自《明史·袁继咸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B. 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C. 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D. 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的中央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解元”。
B. 中官,本为古官名,又指宦官,是中国专供古代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
C. 阙,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
D. 中朝,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文中指朝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继咸性格刚直,不惧权贵。他上疏驳斥张彝宪的奏章,彝宪大为恼火,就上书和继咸相互攻击,皇帝不听劝阻,他就独自一人上任去了。
B. 袁继咸清正廉洁,富有才能。张孙振因袁继咸曾拒绝了他的请托,便诬告袁继咸贪污受贿。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为之辩诬。
C. 袁继咸通晓军事,骁勇善战。他带兵在兴国、大冶一带的山中捣毁了贼巢,活捉了贼寇首领,降服了一千多人,打退了七大部兵力的进攻,修筑了六千多丈长的城墙。
D. 袁继咸忠君爱国,宁死不屈。南京被攻陷,各大兵镇都投降了,他被软禁在内务府的大院中,最终不肯屈服于清,被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
(2)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