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

小树说:“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能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说:“这还要感谢风雪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怒、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 作文的主旨立意能同材料有有机联系。例如:这是一则多角度立意的材料作文,命题意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 命的价值,珍重生命。审题的关键在于三问三答的内涵,尤以大树的回答为主。针对小树关于怎样成长得健壮、完美的问题,大树的回答是要吃青山、白云、蜂鸣、蛙唱,要吃鸟粪、腐叶等等,表明要善于吸收大自然的精华,吸收后可转化为成长所需的营养,从而使自己不断发展、成长、趋于完美;要经受风雪雷电的洗礼,在挫折中经受磨炼,敢于面对困难使自已不断成熟;拒绝阴暗的情绪,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可以从这三个角度立意。 如有其它立意只要和材料有有机联系,并言之成理也可算作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使至塞上》中描写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简要概括了山间四时之景,其中描写春、夏的两句是:___________

(5)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白帝[注]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白帝:即白帝城。①归马:从事耕种的马。②诛求:强制征收、剥夺。③恸哭:失声痛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 颔联对仗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 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 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

2.诗歌的第三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节选)

[注]:受釐x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B.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C.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D.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秀才,汉代为了选拔人才,有察举制度,考察和推举人才。秀才指优秀的人才。

B. 太傅:古代官职名,掌管官员的考核与任命,也指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的人。

C.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拜,授予官职,“拜官”为旧时的常用语。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D. 九卿:秦汉时的中央行政长官,像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管宫廷总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年少时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二十多岁时被文帝征召,担任博士,成为博士中最年轻的一个。

B. 贾谊到长沙四年后,被汉文帝召见,文帝因感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

C. 贾谊多次上疏,说诸侯的封地太多,有的诸侯的封地甚至广连几个郡,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D. 汉武帝时,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担任郡守,贾嘉最好学,担任了九卿的职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信   任

余显斌

他一个唿哨,在积雪的旷野打着旋子,远远传开。随着口哨声,远处一个红点跳动着,跌跌撞撞滚来,越滚越近,是只小小的狐狸。

小狐狸毛茸茸的,如一个小小的红线团,额头有鸡蛋大一块白毛,珍珠一样。这是只才出生不久的狐狸。它胖乎乎的,蹲在他面前,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跳跃着喜悦、快乐和顽皮。

它知道,他拿了可口的食物。因为,从第一次遇见他,直到现在,他都这样。果然,他笑笑的,手一扬,竟然是它最爱吃的鸡肉。它跳起来去抢,他呵呵笑着。摸着它的头道:“别闹别闹,放好了吃。”为了避免被雪弄脏,他拿块油纸铺在地上,放好鸡肉。肉一放下,小狐狸就扑过来,使劲嗅着,流着哈喇子,呱唧呱唧吃起来。

半只鸡吃完,它小小的肚皮胀得鼓鼓的,更像个毛茸茸的线团了。

接着,它抬起头,亮亮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它知道,接下来,他会逗它玩,带着它跑,这些,从相遇到现在,也从没断绝过。也因为如此,它从一只生性胆小的小狐,变成了只爱亲近人的小狐。果然,他拍拍它的头,在雪地跑起来,快活地笑着。它跟着跑,一路翻着跟头,发出稚嫩清脆的叫声。两个点,一红一黑,在雪地翻滚着。玩得差不多了,他喊一声:“回了!”一挥手,走了。小狐狸舍不得,跟着他,轻轻叫着撒娇,好像没玩够似的。一直到他走远了,不见了,小狐狸才回过头,回到自己隐秘的洞穴里,偎依着母亲,做起香甜的梦。

一直这样,大概两个月吧。

那天,雪特别大,四野皆白,小狐狸没吃的,饿得叽叽溜溜叫。老狐狸也饿得浑身发软,几次,小狐狸跑出洞,又失望地哼哼叽叽跑回来。上午时,雪地响起一声唿哨。小狐狸一听,乍了下耳朵,跌跌撞撞跑出来,球一样滚到他面前,扯他的裤脚,跳起来,抢他手中的鸡肉。

他笑骂:“馋东西,饿坏了。”他把肉放好,很大一只烤鸡。小狐狸扑过去,流着口水,摇摆着脑袋撕咬着。这时,那边土坎上,一只狐狸露出头,是那只老狐狸。它小心地看看,小狐狸正在大快朵颐。肉的香味,远远飘来,它也流出了口水。它小心地爬上土坎,一步一步靠过来。它可能清楚,自己一身火红的皮毛太珍贵了,会引来无数的贪婪和阴谋,所以不得不小心。刚走几步,“哐”的一声,它的脖子被夹住了,是个钢夹,钢夹力道很大,传来骨头碎裂声,还有老狐狸惨叫翻滚声。

这夹子,是他下的。

夹子必须有一定重量,机关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恰好。他要的,是老狐狸的皮子。这样的皮子,想要猎到,势如登天。因此,市场价忒好,几万元一张。小狐狸的太嫩,没人要。因此,他想了这么个办法。

小狐狸停住了,抬起头,眼光中,一片迷蒙疑惑。

那只老狐狸的皮,他卖了三万多。他笑笑,数着票子。他知道,还有一个三万元在山林里等着他:一年后,小狐狸长大,他会想法猎来的。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

他上了山,果然看到了那只长大的小狐狸,皮毛比它母亲的还红还净,额头那块白毛,仍像珍珠一样;但眼光变了,不再纯蓝,而是闪着白白的光。显然,它也认识他,蹲在那儿,长长叫了一声。

他已跟踪它几天,办法用尽,也无法到手。

他举起猎枪。

它一跃跑了,雪地里一条红线,弯弯曲曲,弹弹停停。他打不中,就追。

雪很厚,狐跑起来有些艰难,他看着就要追上,猛扑过去。那只狐一拐,转了个弯。他扑空了,只听“咵”的一声,接着一声惨叫,他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的一只手已断。这山里,下夹子的人很多,他中了别人的一个夹子。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详细描写了小狐狸的外貌,但对猎人的外貌没做细致的刻画,这是因为猎人长什么样并不重要,作者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内心世界。

B. 小说中多次写到了雪,狐红雪白,色彩鲜明,画面生动而美好。其中“那天,雪特别大,四野皆白”的描写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 小说三次写到了小狐狸面对猎人的眼神,前两次眼神“亮亮”的,后来“闪着白白的光”,凸显了小狐狸对猎人从信任到惊恐的情感变化。

D. 小说前半部分写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亲密无间,与后半部分猎人与小狐狸之间的关系变化形成对比,这样的反差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猎人的形象特点。

3.小说以“信任”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歌德说过:“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虽然创作不能没有艺术素养和技巧,但最终决定作品分量的是创作者的态度。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

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我国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艺作品的品质和创作者的精神追求有关,这意味着有了雄伟的人格就能写出雄伟的作品。

B. 艺术作品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艺术创作者需要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

C. 创作者的艺术素养、技巧和态度制约着作品质量,艺术素养、技巧是创作佳作的首要因素。

D. 经典作品需要创作者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并没有多大的关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提出总论点,后面几段提出分论点,形成总分的结构。

B. 文章从经典的内涵、作者的德艺和创作的艰辛等方面,对文艺创作进行了论述。

C. 文章第三段在提出观点后,先从反面论述,再从正面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德艺方面的要求。

D. 文章最后一段用比喻论证法,论证了文艺创作的艰苦,增强了文章的文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是传世经典,它的作者曹雪芹,应该有伟大的灵魂,也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技巧。

B. 错误倾向、低级趣味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和养德格格不入。

C. 文艺工作者有了艺术定力和执着追求,就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

D. 传世的经典作品,往往都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是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