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苔》,沉寂了300年,被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用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出了生命的真谛,让亿万中国人在这一刻被感动!为什么一首只有20字的小诗却听得我们热泪盈眶久久难忘?因为它不光是写给梁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它也是写给你我,写给绽放在天地之间的每一个平凡而又尊贵的生命的!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套作与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一段文字是对“中国梦”的阐释。请阅读这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梦应是一幅多维度的蓝图。它包含着对道路、制度和理论思想的正确选择,包含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包含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碰撞,吸纳一切体现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它要求人们多一些信任、宽容和关爱,少一些冷漠、歧视和暴戾;多一些“对不起”的歉意善意,少一些恶语相向的剑拔弩张。乐共识而恶离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中国梦”的内涵,每条不超过10个字。
(2)针对上述阐述内容,作为中国新青年,我们该如何实现“中国梦”,不超过50字。
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我很高兴地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当面感谢。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些烟酒,请笑纳。
①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城的西北郊。它原名清漪园.最初只是帝后宫妃们休闲避暑的场所,雍正帝继位后,开始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中,这里逐渐成为了政治和娱乐的双中心。除了紫禁城,晚清统治者把这里当成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中心,更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颐和园是迄今为止保存得最为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在造园艺术中.尽显皇家园林的 ,同时充满了和谐自然的生趣盎然。亭台、殿堂、庙宇和小桥诸多人工景观与周围的山峦、湖水 。未进颐和园,看到大门两侧傲然伫立的两座狮子,( )。走进古老的颐和园,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景点建筑百余应,院落20余处,佛香阁、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是后人必游的景点。从一个景点跨入另一个景点,便是从一个世界跨入另一个世界。这里景点之多, 。每当游人踏出颐和园的门槛,总是会不由得回眸。世事无常,虽然历经 ,颐和园依然屹立于青山翠谷之中,历久弥新。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除了紫禁城,这里是晚清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也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
B. 除了紫禁城,晚精统治者把这里作为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中心,也作为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
C. 除了紫禁城,这里是晚清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
D. 除了紫禁城,晚清统治者把这里作为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中心.也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富丽堂皇 交相辉映 数不胜数 沧海桑田
B. 富丽堂皇 相得益彰 数不胜数 风云变幻
C. 金碧辉煌 相得益彰 不胜枚举 风云变幻
D. 金碧辉煌 交相辉映 不胜枚举 沧海桑田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雄伟的气势就已经深深地感染了游人
B. 游人就已经被它雄伟的气势深深地感染
C. 游人就己因它雄伟的气势而深深地感染
D. 它雄伟的气劈就已经把游人深深地感染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以山中激流和石头滚动的巨大声响烘托蜀道之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观沧海》中 ,大部分诗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叙事的表达方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B. “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 “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 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2.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