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则消息,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006年3月中旬,英山县...

阅读下则消息,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006年3月中旬,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位立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升位列其中。毕升是中国古代四大 发明家之一,他创造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990年,    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树发现了毕升的墓碑后,英山县召开了毕升文化研究会 10多次,建造了毕升纪念馆,编辑出    版了《毕升研究文集》,创作出版8集电视连续剧《活字精神》,并且较好地传承打造出了毕升文化品牌。

 

毕升塑像将伫立在中华世纪坛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结合“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位立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升位列其中”分析,主要内容为毕升塑像将伫立在中华世纪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                                                  

①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

②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

③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

④因此,苦难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⑤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

⑥有些人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过大苦,却也摆脱不了那个所有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

A. ②⑤③⑥④①    B. ④②⑤③①⑥    C. ②⑤③①⑥④    D. ④⑤②③①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一定能在国际展览大会期间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B.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C. 去年“双十一”,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350多亿元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的“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疯狂的购物节日。

D. 工作压力、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老愈是年老和身体不好,愈是沉浸在自己教学生涯的三十个峥嵘岁月的回顾之中。

②郑国危急之时,年老的烛之武临危授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师,使郑国化险为夷。

③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有能望其项背的。

④夕阳下的康和,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⑤正是因为这些诙谐可爱、不同于“文以载道”和“九宫格”的文风和字体,才有了中国文艺史的包罗万象,蔚为大观

⑥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该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A. ①②④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出博大胸怀。

(3)在《荆轲刺秦王》中,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慷慨赴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承题。上句扣“野泊对月”之事;下句点“野泊”之因:逋逃漂泊,故有“野泊”。

B. 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之野,仰望北斗横斜,耳闻凄凉角声,意境苍凉。

C. 颈联写杯酒增添羁旅之愁,浪花卷动归乡之心,不由得暗自惊叹,表现了“野泊”时的伤感。

D. 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本诗颔联境界开阔,情感悲壮,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神似。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