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都市里的野菊花
罗捷媚
⑴在桂城居住十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去过了,唯独紫荷苑没有去过。每次经过门口,只是扫一眼,以为那不过是个普通的公园,没什么好看的。
⑵一个深秋的午后,风轻云淡,阳光煦暖。应好友之约,到紫荷苑赏睡莲。走进去,里面是一个狭长的湖,湖面满是睡莲,却都没有睡,都在艳艳地绽放着各自的花朵。淡紫、深紫、全紫,如一大片彩云被碧绿的莲叶映衬着,煞是美丽。
⑶“看,野菊花!”正当我陶醉在这紫花绿叶之中时,好友惊喜地叫道。
⑷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丛野菊花正从矮矮的篱笆后面探出头来,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很纯正。在墨绿的花茎上,一圈浅黄的花瓣含着金黄的花蕊,宛若含笑的亭亭少女。阳光照过高处灌木的缝隙,洒在它们身上,星星点点地晃动着,有一种律动的美。走近细看,绿叶之中,有的正在怒放,有的微微露出笑意,有的才羞涩地露出一点金黄。微风轻拂,清香淡淡,令人神清气爽。
⑸真没想到,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遇见我儿时再熟悉不过的野菊花!
⑹小时候,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耀眼的野菊花。它们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贫瘠的土地,小路边、石隙间、山坡上,一株株一丛丛,相依相偎,欢快热烈地沁吐着芬芳。
⑺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野菊花,不是因为“此花开后更无花”,而是因为它是一种药材,摘下来晒干能换钱。那时生活贫困,野菊花给了农家人一个生钱的机会。每年中秋以后,大人们开始忙着收割晚稻,孩子们就开始采摘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⑻深秋的清晨,野菊花的花瓣上都染了一层淡淡的霜,太阳出来后,霜渐渐变成露珠挂在金黄的花瓣上,像晶莹的钻石闪闪发光,煞是好看,滴到手上冰凉冰凉的。山上的野菊花长得很密,每次弯腰采摘,都要跟花朵进行一次亲密接触。采着采着,衣袖和头发也就粘上许多花瓣,看着同伴的头发和衣服满是缤纷的“落英”,有的连睫毛上都有,便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山野间充满了我们欢快的笑声。笑归笑,手脚却都不停下来,手脚麻利的一天能采到十来斤。尽管晒干的野菊花只卖五分钱一斤,可是一个秋天下来,也能为家里挣到几块钱。几块钱拿到现在根本算不了什么,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⑼离开家乡快四十年了,我一直没再见过野菊花。眼前的野菊花,和儿时家乡的野菊花一模一样,花朵虽小,却清香四溢,“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诗句突然涌上心头。寒露成霜,无损其清香,它甘于寂寞,乐观生存,给这个寒秋平添了几多的温暖和妩媚。
⑽长期以来我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惑着。小时候,我们虽饱受贫困和饥饿的困扰,却能乐观向上,快乐地生活,如野菊一样独立寒秋,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委屈,相反却为给家里挣回几块钱而感到无比自豪。如今,条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我们再也不用为挣几块钱而辛苦劳作了,可我们却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存的意义了,这究竟是怎么了?
⑾如今,在这都市的一角,在这喧闹城市的夹缝中,多年不见的野菊花竟顽强地生长了起来,它虽远不如紫荷那般耀眼繁盛,却像一位老朋友,在时隔四十年之后与我重逢,让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那些郁结在心中的困惑不觉间消逝了。野菊花绽放出的暖意和清香,悄悄地融入了我的心里,相信也会融入更多人的心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写作者以为紫荷苑“没什么好看的”是欲扬先抑,目的是为突出野菊花之美。
B. 第二、三段写睡莲的娇艳、作者和友人对野菊花出现感到惊喜,是为衬托野菊花的魅力。
C. 文章用大量笔墨写儿时采野菊花的情景,主要是因为它曾给困苦的人们带来了帮助。
D. 作者相信野菊花的暖意和清香会融入更多人心里,是说野菊花的精神定会发扬光大。
2.文章第四段和第六段都写野菊花,请分析作者在写作角度上有哪些不同,并写出这样写的好处。
3.文中的野菊花有怎样的精神品格?作者为什么要突出地表现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②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③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④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B.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C. 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D. 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B. 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C. 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
D. 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
B. 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 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
D. 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
根据下列材料,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感述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标题,立意自定;
(2)写一篇记叙文;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不少于800字。
请仿照例句,选择一个人物,拟写一条颁奖词。
备选人物:荆轲 烛之武 刘和珍 项羽
例:烛之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岁月给了你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你的沉稳与敏锐。与秦伯的交锋,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释放,也成就了你千古的英名。你,实乃大义、大智、大勇的典范。
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骄傲地告诉他: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①_______________ ;是情节曲折的小说,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是优雅闲适的散文,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是跌宕起伏的戏剧,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
康桥河边 旷世伟人 多情游子 橘子洲头 作别西天云彩 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
下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