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②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③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④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B.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C. 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D. 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B. 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C. 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

D. 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

B. 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 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

D. 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

 

1. A 2. C 3. 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D项,“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材料,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感述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标题,立意自定;

(2)写一篇记叙文;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仿照例句,选择一个人物,拟写一条颁奖词。

备选人物:荆轲 烛之武 刘和珍 项羽

例:烛之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岁月给了你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你的沉稳与敏锐。与秦伯的交锋,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释放,也成就了你千古的英名。你,实乃大义、大智、大勇的典范。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骄傲地告诉他: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①_______________ ;是情节曲折的小说,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是优雅闲适的散文,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是跌宕起伏的戏剧,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

康桥河边  旷世伟人  多情游子  橘子洲头  作别西天云彩  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蝴蝶之恋

刘白羽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么可怜呀!

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这已经冻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腿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哈着气,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条像丝一样细的腿。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宇宙,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粒那样黄的小花朵。我把蝴蝶放在盛满阳光的一片嫩叶上。我向草地上漫步而去了。但我的灵魂在呐喊--开始像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身又走回去,又来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谁知道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着。阳光闪发着一种淡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它扫净了,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清亮。

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儿,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荡漾一下。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呵人……”我默默伫望了一阵,转身向青草地走去。

1.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两个字的词语,概括出作者对小蝴蝶的感情变化。

感情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怅惘

2.作者在描写白蝴蝶不同经历时,强调了它所处的不同环境,请你说说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尾:“我”的心为什么“轻轻地荡漾了一下”?“我”的感叹“唉!人呵人……”一句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