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
②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③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④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
⑤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
⑥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
A. ⑥③⑤④①②
B. ③⑥①②⑤④
C. ③②①⑥⑤④
D. ⑥⑤④①②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南山风景区在省内首家推出了免费智能电子导游服务项目,每年购票游客都可以领取一个电子导游器,享受一对一的讲解服务,这项服务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
B. 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 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D.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 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C. 长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
D. 回顾中华历史,我们发现大多数汉奸在洋人面前都是惟命是从、噤若寒蝉的,而在百姓面前则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不足,尚未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 周瑜的赫赫战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临 江 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浙江临海人,北宋末南宋初词人。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此时距离北宋灭亡已经有八年时间。②江城:指建康。③齑盐:齑(jī)盐:原意是指切碎的腌菜,此处专指最低限度的生活物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起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表达了词人对侵略者的谴责和对造成此局面的赵宋王室的不满,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B. 词的下片,“送老”一词,上承“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吴兴”、“别愁”、“孤影”,是贯通上下词意的关键词。
C. “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D.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面对金人人侵、国家危亡的愤慨之情,和矢志报国、恢复中原的忠贞之情。
2.结尾两句“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B.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C.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D.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拜为上卿”,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为或官职。“拜”与“征、辟、授、领、拔、选、除、封”等都表示授予官职。
B.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 。
C. “瑟”,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蔺相如本是宦官头目缪贤家的门客,却具有善于分析复杂形势的政治敏感性。渑池会前,蔺相如就预料到这场斗争的严重性。
B. 蔺相如随赵王赴会,渑池会上,秦王要赵王鼓瑟以侮辱赵国。蔺相如挺身而出,不仅要秦王击缶,甚至想要杀死秦王。
C. 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多次忍让,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充分体现了蔺相如以国为重、不计私仇的精神。
D. 蔺相如的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襟怀赢得了廉颇的尊敬,甚至肉袒负荆上门请罪,自称鄙贱之人。于是终成刎颈之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