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最近一段时间,“你幸福吗”这个话题引发社会的...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最近一段时间,“你幸福吗”这个话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提问,有的人直截了当地回答“幸福”;有的人毫无遮掩地说“不幸福”;有的人“神一样的回复”令人感到可笑或耐人品味,诸如“我姓曾”、“我耳朵不好”、“接受你采访,队被人插了”。

2)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记者董倩采访了他,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董倩:您幸福吗?

莫言:我不知道。

董倩: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

莫言: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对于“幸福”,你有哪些人生感悟呢?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拥有父亲的关心,不论孩子在何地,父亲一如既往地关心着、爱着他。——题记 我是个留守儿童,在六个月大时,父亲就把我交给了奶奶,去外地打工了。从小我就活在没有父亲疼爱的阴影里。同学们嘲笑我“没有爸爸妈妈,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怨过,恨过,却终究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于是,我对父亲有了抵触之心,不愿接听父亲打来的电话,对父亲不冷不热,甚至不愿亲近父亲。有一度,我故意拖拉作业,想在心理上给父亲一报复。我如愿以偿了,父亲对我失望了,不在对我抱有任何的想法,每次打来电话都是厉声的呵斥。 自己终于报复了父亲,本以为我心里会有一丝喜悦,没想到,取而代之的却是满腔的失落,像是吧什么东西丢了似的。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对家人也越发的冷淡了。 父亲再次找我谈话了。 这次,他不是同往常一样用命令的语气,而是像朋友之间的商谈。我在心里暗骂他虚伪,正厌恶地想把电话挂掉。却听到了一句话,一句令我终生难忘的话: “萱萱,其实你一直是爸爸的骄傲,我以你为荣。” 你一直是爸爸的骄傲。 是爸爸的骄傲。 骄傲。 我不知道爸爸接下去又讲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愣了多久。原来,父亲一直在关心着我,只是他的关心我无法理解。我与他两地相隔,他工作又忙,无法抽空来看我,只能通过电话交流,而他的关心就隐藏在平日的电话中,他一直以我为荣。可我却全然不知。每天只想着如何报复他,以报复他为乐,却从未想过,我一直绞尽脑汁要报复的人竟是最爱我、最关心我的人。 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戴着一个面具,从不愿摘下面具,。显现出真实的自我。此刻,那坚硬的面具碎了,在父亲的关心织成的爱中,碎了…… 此时此刻,我才真真正正地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与关心。原来,父亲并非不爱我,也并非不关心我,只是我从未发现罢了。 我后悔,可是后悔有什么用呢?我的举动对父亲带来了多大的伤害,这些我无从的之,只知道父亲用他的宽容饶恕了他的女儿一次又一次的无知的举动。 报复的念想,早已从我的心头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满满的感动、温暖与愧疚。 的确,拥有父亲的关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尾记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本题是材料加话题作文,所以审读材料是关键。材料1针对“你幸福吗”这一话题展开,人们回答的内容各不相同。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慨,不知从何回答,给出的答案可笑却耐人寻味,让人感到“幸福”来之不易。材料2中针对莫言的访问,说明大部分人认为的“幸福”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莫言认为“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但他现在“压力很大”,感到不幸福。由此可以立意为:①幸福是自己由内而外的感悟;②成功的事业彰显幸福的魅力;③身心愉悦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④放下名利,幸福自来;⑤幸福要有必要的物质保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一则文稿中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招聘启事

本校因发展需要,特面向全国各地招聘中学思维训练、阅读写作、英语、美术、书法全职教师五名。要求: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证书,有2年以上学校或培训机构教学经验者优先。年薪15-20万左右(特别优秀者可网开一面),另加保险及其他福利。有兴趣的可将个人材料发送至163@163.com,并保证材料真实有效;否则取消应聘资格,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欢迎致电垂询,联系电话:34567890

智慈教育培训学校

2018年6月28日

 

查看答案

请参照示例的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要求符合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某天,北京大学课间休息时,众教师闲聊起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道:“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恭听高论,一时无人应声。黄侃慢慢站起身,说道:“适之,唱《武松打虎》怎么办?”胡适一时语塞,众人哈哈大笑。

示例:如果唱《秦琼卖马》要用真车真马,那么唱《武松打虎》就要用真老虎。

(1)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在参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2)生活中,我们批评某些人褊狭的思考或偏激的行为时,经带会听到这样的辩白: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谁来担此重任?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近年来,由于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构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       )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       。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至关重要    责无旁贷    刻不容缓    一目了然

B. 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C. 至关重要    义不容辞    刻不容缓    了如指掌

D. 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了如指掌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对而言,外卖平台更易做一个“守门员”,政府及主管部门则不适合。

B. 相对而言,政府及主管部门适合监管,而外卖平台适合做一个“守门员”。

C.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

D. 相较于外卖平台更接近“守门员”的角色,政府及主管部门更注重监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由于外卖业的快速崛起,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构滞后。

B.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构滞后。

C. 近年来,由于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

D.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

 

查看答案

根据句子的语境,补写出横线处的句子。

(1)《鸿门宴》中有两个名句,意思是要注重大的行为,不计较细枝末节。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①若为:怎堪 ②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

1.下面是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秋景,虚写别后之景。

B. 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

C. 诗歌运用典故,把杨少府与贾谊相比,肯定了友人了才华。

D. “青草瘴时过夏口”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春天送别杨少府的。

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