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开通仪式结束后,习近平等乘车从珠海口岸旅检大楼出发巡览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云开日出、烟波浩渺,海天一色、清风徐来,港珠澳大桥如同一条巨龙飞腾在湛蓝的大海之上。习近平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②、又到一年高考季。“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2011年8月2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参观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时,用这句古诗词勉励高三学子。“青年人好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在都江堰青城山高级中学,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高三学子交流时,勉励学生们从现在做起,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为人生积累能量。他希望学生们能很好地打下承担祖国未来希望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智力基础。

请阅读以上两段话提炼内涵,发挥联想和想象,可以写成叙事写人的或生活片段的记叙类文章,也可理清思路写成议论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字数不少于800字;自拟标题,字体端正规范,卷面美观。

 

责任与担当 小舟之所以能够横渡大江,是因为它有载人送客的责任;蒲公英之所以能够漫天飞翔,是因为它有传播未来的责任;蜗牛是所以能够坚持上爬,是因为他有对自己永不言弃的责任。而如今,社会中有些人却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赡养父母,逃税甚至开车撞人后逃之夭夭。这些事不断发生在我们周围,这种不负责任的情况早已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是正视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 责任是沉重的,背负起这两个字并不轻松,也许这便是有些人不想承担责任的重要原因吧!可是,责任又是高尚的,它能促使人成长,成功……毫无疑问责任是不能逃避或推让的。只有勇于承担,你的人生才会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我不想负责任,只是过程很麻烦。开车撞人后如果不跑,被人家骂一顿之后还要赔上大笔的医药费,何苦呢?是的,责任有时候就意味着麻烦,在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麻烦是人们避之不及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仔细想想,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凭着一份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热爱,将心比心,麻烦将不再是麻烦,而责任中,也包含着一颗真心。 20世纪初,一位叫弗兰克的人经过艰难的努力,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不幸的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抢劫,导致了他银行的倒闭。因为他破产了,储户失去了存款。若是我们应该会置之不理!可是,弗兰克却说:“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他用自己的一份努力和心血,诠释了责任的真正意义,诠释了一份因为爱而负责的一份心甘情愿。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的存在是上帝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有的人不能通过考验,于是他选择了逃避;有的人成功的通过了考验,戴上了桂冠。逃避的人和成功的人,终将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但这两类人在后人的心中仍以各自的不耻或高尚生存者。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能勇敢的承担责任,将责任之心带到成长之路上,让人生散发出金子般耀眼的光芒!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本题由两则材料组成,第一则材料说的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强调的是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第二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的寄语,习主席希望青年学生刻苦学习,打好基础承担祖国的未来。综合来看两则材料,应将青年与祖国联系起来,可写青年人应刻苦学习,勇于担当,勇于创新,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等。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典型论据进行分析,如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等,让文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立意角度参考: 青年人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人要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读书,打好基础;创新的中国需要青年人的承担;青年人应当有理想有担当,为祖国争创世界一流而奋斗;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杂志社征订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错误或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敝刊设有探索与争鸣、书刊评介、动态信息等独步天下的栏目,内容新颖,报道及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现征订在即,希望读者慷慨解囊。订单上务必写明手机号码,以便我们随时垂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服饰和人类文化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关于服饰的起源,         ,观点众多,如保护说、装饰说、巫术说、遮羞说等。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延伸的结果就是服饰。人穿衣的第一动机是        的,肯定是诸多因素的合力,这说明人类在选择“衣”时,已经赋予了其诸多的精神内涵。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衣服作为一种奢侈品,自然多多益善,这使得衣服越穿越多,而衣服的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事物的发展往往        。经历了几千年的穿衣史后,人类开始厌倦繁复的穿衣,追求简约。同时一批前卫的设计师打破内外衣界线,形成内衣外穿潮流,原来穿上的如今脱下,原来长的现在剪短。繁复穿衣,对人体进行美化包装,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对人体的束缚;简约,把人们从自己罗织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人们脱去了繁复的衣服,但仍保持着对华美的审美喜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B.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C.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D.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2.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折射

B. 服饰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

C. 服饰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

D. 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映照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休戚相关   众说纷纭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B. 息息相关   见仁见智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C. 休戚相关   见仁见智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D. 息息相关   众说纷纭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查看答案

名句理解性填空。

①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②形容己方处于危险境地: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

③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中,其中照应水的三句是:_______

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学习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论语》中与此意思相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至后①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②。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③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④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心情十分低落。②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③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④棣萼:出于《诗经·小雅·常棣》“棠棣之华,萼不韡韡(wěi,光明华美的样子)。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冬至之后,白日渐长,诗人身在蜀地,心思洛阳,于是作诗遣怀。

B. “青袍白马”运用借代手法,代指安史之乱的叛军。诗人思念洛阳,不禁想到叛军攻入洛阳的情景。

C. 金谷园、铜驼陌皆是洛阳胜地,但因受到战争破坏,早已物是人非。

D. “棣萼”一句运用典故,以“棣萼”喻兄弟,引发读者联想,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2.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写自己心境“转凄凉”,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