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相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名况,战国初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B.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被称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C. 鲁迅,原名周樟寿, 1898 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D.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风格达到了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四个词语或短语(每个词语不超过4个字)概括港珠澳大桥的总体设计理念。
港珠澳大桥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其中青州航道桥塔顶结型撑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将最初的直角、直线造型“曲线化”,使桥塔显得纤巧灵动、精致优雅; 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塔塔冠造型取自“白海豚”元素,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相结合; 九洲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寓意“扬帆起航”。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以及“行车安全”等的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 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又能减少桥墩阻水率,还能提升建筑美观度。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人说,中国最洋气和最传统的建筑物都在北京。①____,还有观念、文学、艺术、民风……说到底,还是人。有趣的是,大部分北京人又住在小胡同里,创造和维系着深厚的胡同文化。前辈作家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龙须沟》,②____; 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北京城,我们要写《皇城根》,同样得益于胡同文化。
下列句子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A. 回到老家,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
B. 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
C. 听说您栽花很在行,我们想去参观就教,不知可否。
D. 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 有关部门对在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发表不当言论的极少数网友进行了批评教育。
C. 当前,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问题了。
D. 面对咄咄逼人的贸易霸凌,中国人民具有丰富的战胜各种困难的经验。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 的晚春,我终于踏进细雨霏霏、烟染翠柳的江南。车子停在一个浓绿掩映、氤氲笼罩的村头。倏地,车内沸腾了:“这就是西递!”这就是“桃花流水,渔郎泛舟”的世外桃源的西递。
跃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青石牌坊。牌坊的主人胡文光,是西递文化的践行人,他使世人为西递传诵着佳话, 。过了牌坊,就是西递村了。青一色的的徽派建筑,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幅幅花鸟山水都赋与了这一门一扇、一窗一棂各自的灵魂。一踏进 、陈设典雅的“玉瑞堂”“桃李园”“敬爱堂”……,迎面而来的都是一幅幅启示后人的楹联书画。 ,我就这样穿厅进堂,徜徉在西递先人温馨儒雅的氛围里。堵堵马头墙虽然已披上苔藓,根雕粱画栋于岁月里退色,但当年工匠们云集西递的场面依旧可以想象。男孩十一二岁就要外出学习经商,走出了一条“儒”、“商”,再“儒”、再“商”的人生之道。( )。
1.下列文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霏(fēi)霏 氤((yīn)氲(yùn) B. 倏(yōu)地 沸(fèi)腾
C. 巍峨(é) 牌坊(fānɡ) D. 氛(fèn)围 苔(tái)藓(xiǎn)
2.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传诵 徜徉 B. 赋与 一幅幅
C. 楹联 世外桃源 D. 退色 雕粱画栋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乍暖还寒 旷日持久 气贯长虹 峰回路转
B. 草长莺飞 经久不息 气势恢弘 百转千回
C. 乍暖还寒 经久不息 气贯长虹 百转千回
D. 草长莺飞 旷日持久 气势恢弘 峰回路转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个“奋”字,既体现在“儒”“商”里,又贯穿了整个人生。
B. 体现在“儒”“商”里的,何止一个“奋”字,分明是整个人生。
C. 一个“奋”字,何止体现在“儒”“商”里,分明是贯穿了整个人生。
D. 一个“奋”字,与其说体现在“儒”“商”里,还不如说贯穿了整个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