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信念,你拿它没办法,但是没有它,你什么也做不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信念,你拿它没办法,但是没有它,你什么也做不成。(撒姆尔·巴特勒)

②人要很会走路: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要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幸会,妈妈》张春)

③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⑤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古今中外,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坚守信念 没有信念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没有信念的人生是无为的人生。没有坚守的信念就无法成就人格的完美。 坚守的信念是浩瀚的海洋中指路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是舍生忘死者至死不渝的壮烈,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许衡能坚守信念,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面对解渴的梨子,他能做到“梨树无主,我心有主”。这一坚守的信念成就了他人格的完美。 信念是愚昧的天敌。智慧的生命选择红色的信念,经典的人生扬起崇高的信念。坚守信念是一种进步的理想,坚守信念能将人类带进无畏、高尚与幸福的航道。屈原坚守信念,社稷、苍生化为汩罗江畔的千古绝唱。岳飞坚守信念,“精忠报国”深深刻进历史的篇章。司马迁坚守信念,将屈辱的泪水融进笔端,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坚守的信念跨越时间、年龄的界限,高扬理想、坚毅的大旗,创造生命的奇迹。为国操劳一生的周恩来,坚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政治列车中颠簸的邓小平坚守信念,矢志不渝,写就了民族昌盛的华章;植树老人马永顺,执著地将生命融入绿色,融入了大山深处……坚守信念,我心有主,成就了他们人格的完美。 坚守的信念是富有启发的正义真理的召唤,不屈不挠的抗争能拨开云雾见太阳;信念是行动的指引,是万物灵长的归依!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他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念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病人。医人、爱人,大医有魂。坚定信念,我心有主,成就了他人格的完美。 坚守的信念是一代伟人挥动巨笔画下的宏伟画卷,也是普通人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坚守的信念是苍穹里耀眼的辰星,也是沙土里的平淡与真善。坚守信念,我心有主,成就人格的完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写作人物十分明确——古今中外,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作文给了五则名句,考生需要认真阅读五则名句,并对其分类思考,材料①是撒姆尔•巴特勒的名言,这句名言是在说目标(信念)的重要性,人如果没了目标(信念)什么也做不成。材料②是张春写的文章《幸会,妈妈》中,妈妈对女儿的一句人生感悟,这句话意思是说:人生恰如行路,目标确定后,贵在一往无前,专心致志;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步步为营,不疾不徐地走完人生之路。这样的人生就是对人对己有益的人生。材料③是苏轼词中一句千古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是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即人要坦然面对生活的或者人生的风雨挫折,不为其所困。材料④是《论语十则》中一句话,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材料⑤是杜甫诗中较有名一句,意思是: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②为基础探讨做人做事,目标要专一,有坚定的信念,为人做事,目标确定后,要一往无前,专心致志;②③组合,作文可以立意为:认真对待生活,坦然面对让生活中的风雨;②④组合,作文立意:学习做事要专心且善于思考;④⑤组合,作文可以立意为:学习要善于思考,善于取舍;等等 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近些年来,各个地方“送图书下乡”活动数不胜数,但有些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观念意识、设施设备等诸多因素,普遍存在乡村居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有的乡村图书馆甚至难以为继,改作他用。   

“送图书下乡”不能“一送了之”,                              

(1)请根据给出的文字,将句子补充完整。(不超过35个字)

(2)对于“送图书下乡”活动,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不少于三点)

 

查看答案

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传播国学的文化交流机构。下面是孔子学院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说你很迷茫,找不到办法,不敢            ,只能坐以待毙,甘心平庸。我说,别找借口,无非是懒罢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迷茫?你其实该自问一句:(            ),不能站在一个高点,哪里有什么好方向给你选择?如果你懒得去做事,那不是你不忙,而是你压根就不想忙。明明是“懒得做”,嘴上却说“不喜欢”,不过就是你的借口。所有的迷茫,都是因为懒——懒得努力,懒得上进,所以,考试不行,工作不好,各种差劲和不如意,却还在推诿,找个别的理由,然后            ,多可悲!

别人发奋图强,你在偷懒。你假装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迷茫,然后就            地偷懒,而且认为别人的努力是            ,甚至天真地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却不知道,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有人说: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结果,的确,但是下一句呢?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一切都是因果,你不努力,大概率事件就是,你最后得到的是最差的结果。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实在努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

B. 其实在努力前进的路上,许多人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

C. 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只能获得短暂的安逸,以后却要千百倍地偿还。

D. 其实在努力的路上的人,有时候也是非常开心的;而偷懒的人的短暂的安逸之后,却不得不千百倍地偿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为什么总是这么迷茫,迷茫的原因是什么?

B. 我真的努力了吗?不要说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

C. 自己是不是太懒了?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正理,

D. 万丈高楼不都是平地而起吗?我们的初衷是靠努力去征服,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轻举妄动得过且过心安理得自讨苦吃

B. 轻举妄动虚应故事理所当然作茧自缚

C. 草率行事虚应故事理所当然自讨苦吃

D. 草率行事得过且过心安理得作茧自缚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与衣着光鲜的同学们相比,自己虽穿着破旧,却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____”和“_____________”的不足,尚未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繁草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自  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蟠木:弯曲的树。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颔联中的措辞可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B. 诗人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C. “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 诗人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