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右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赞美了那些善于听从群众意见,勇于改错的人。两面三刀、善于变化的人。
B. 赞美了那些心中警钟长鸣而耳边捷报频传的人。
C. 讽刺了那些只听喜讯不听警告的自欺欺人的人。
D. 讽刺了那些欺上瞒下、两面三刀、善于变化的人。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草一木在他看来,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且不说那些香气馥郁、外形美观的花卉, , , , 。 。每一名劳动者,都是那么的平凡、不起眼,可社会若要正常运转,离开谁的劳动也不行。
①可它们依然有各自独特的价值
②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
③就拿这些貌不惊人且人们都不知道名称的杂草来说
④或可入药,或可入食,或可培植后作为观赏,或具有其他的功用
⑤尽管人们总是将它们忽略掉。
A. ⑤①②④③ B. ③⑤①④② C. ⑤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⑤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 0%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B.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C. 央视《大国崛起》系列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中国的振兴之梦、砥砺前行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D. 普京表示,多名美国外交官将不得不离开俄罗斯的原因是华盛顿对俄不友好造成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那些曾经指点江山的国际政治人物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B. 在第31个教师节的晚上,我们学校举行了庆祝大会,大家载歌载舞,尽享天伦之乐。
C. 时势造就英雄,每个纷乱的历史时代总会产生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D. 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填写下列诗文的空白部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下列对诗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A.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末两句写“不遇”,重在写景,景色优美。
B.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D.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E.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用笔略带迂回,感情平淡,并不忧愁。
2.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那些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