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生活中常有远离...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生活中常有远离。有时是身的远离,心却在此处;有时是心的远离,身却居于原地;有时身心齐飞,寻觅特别的风景……

 

离别 离别,悄无声息的离别,小贺,你在哪? 影子,心中你留下的影子,小贺,你在想我吗? 没有关注的人,总是会给你一个意外,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想你,小贺,远在海外的你,会思念在那个美丽的海滨城市里有一个人吗? 考上高中,我却被命运无情的捉弄,我只有放弃学画,在学海中拼命挣扎。我断了和所有人的联系,包括小贺,渐渐的,在高中的开始,我已把过去的一切藏在心底那个角落里,用没有钥匙的锁锁起来。 昨天,查资料时,打开了QQ,发现小贺更新了空间,她在日志中写道她走了,在海外。仅仅的六个字,小贺,在我忘记你的时候,你究竟经历了什么事,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走的那么远?我疑问过,但是取而代之的却是无尽的遗憾,小贺,对不起,我不该将一切锁起来,真的,不该。 心锁突然开了,记起了一些曾经珍存的记忆。 印象中,小贺很高,比我高出了一个头,但一个头的距离却让我们更加亲近,大大的眼睛总是闪烁这澄澈的光,仿佛可以照亮一切,她很漂亮,我一直明白在她身上有一种会让别人被他吸引的力量,这种光芒是无法被掩盖的。 在我心底,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那个天真灿烂的笑容;还记得你戏称我为“地瓜梗榛子”时,一脸的得意;还记得我们在一起的初中时光;还记得我们一起等车,一起吃垃圾食品;还记得我们一起听Jay的歌;还记得我在她的同学录上写的文字:你是第一个尊重我的人,也是第一个让我尊重的人;还记得初中的我是多么令同学瞧不起,只有她给了我应有的尊重,只有她;还记得是她劝我要努力追寻梦想,去考素描的真挚;还记得是她让我爱上了文字,爱上了用文字来记录下发生的一切;还记得是她和我说不要在她面前隐藏自己的伤悲;还记得你天真的和我一起定下海誓山盟:上同一所高中;还记得是她当我必须忍痛放弃的时候,没有怪我,陪在我身边,鼓励我,要继续走下去的温情。 在我心底,我还记得和她在一起的一切一切。 小贺,我想你,或许有一天我会再一次听到那个熟悉的呼唤“地瓜梗榛子”。小贺,我永远都是你的“地瓜梗榛子”,永远都是。小贺,我愿为你向天使祈祷,为你向流星许愿。 明天的我会很坚强,明天的我不会隐藏。我相信背井离乡的你一定会思念喜欢大海,喜欢画画,喜欢写文的“地瓜梗榛子”。 当离别来临的时候,当一次悄无声息的离别来临的时候,我们很坚强。 【解析】 此题考核考生按照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呈现。考生解答此类题目,要认真理解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材料的中心为“远离”,并根据心、身的远离情况,分为三个层级。一是身体远离,但心留在原地,这种情况多指感情深厚的人远离,如父母打工,心留在儿女身上,为子女牵挂;恋人因种种原因离开,日夜思念恋人;子女离开,忧心家中长辈等。二是身在原地,心已离开,这种情况多指人因为在原地受到某种束缚或远处有着某种念想,如归心似箭的游子;如条件受限无法完成学业、施展抱负的人等。三是身心齐飞,能寻觅到特别的风景,这种人能得天时地利人和,很好地追寻自己梦想,展现自己得才华。考生根据这三个层次进行立意即可。要特别注意得是本体有明确得文体限定:记叙文。注意记叙文写作记叙的真实性,要从自己和身边的人写起,要有一定的感悟生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前方

曹文轩

⑴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⑵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影。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⑶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⑷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⑸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⑹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⑸段的叙写层次。

2.文章第⑹段引用了众多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请结合文章,阐述第⑺段划线句的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李汉荣

(1)太阳一灭,灯就陆续亮了。灯山,灯河,灯海。夜色还未来得及降临就被灯拒绝了。现代已经没有了夜晚。

(2)在村庄与村庄、城市与城市之间,还保留着一些夜的片断。蛐蛐哼着宁静的古曲,溪流唱着险些失传的民间小调,有些伤感,但情调很美很动人。庄稼和野草恭敬地接受露珠的加冕。土地像一个沉静的诗人,默默地酝酿着心中的墒情。一条小路泛着淡淡的白光,回味着白昼馈赠的灰尘和足音,像一条文静的白蛇,似在冬眠,又像在夜色里缓缓蠕动。——许多天籁藏在这夜的片断里。有几人还懂得领略呢?

(3)我就住在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夜来了,稀稀落落的灯火结成松散的联盟,阻止着夜的到来。灯似乎赢了,夜色被切成碎片。人造的白昼眨着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眼神。不真实的夜,很像一个中性的人,辨不出它的形体、性格和神韵。现代的夜晚是没有性别的。

(4)忽然停电了。夜色突破了人的脆弱的防线,终于完全地、大规模地降临。

(5)色彩撩人的电视停了,歌星们刚才还大张着的嘴唱那海枯石烂的爱恋,还有半支歌尚没有来得及倒出喉咙,就大张着嘴消失在黑漆漆的屏幕深处。磁带不转了,“梦中的婚礼”骤然收场。舞场一片混乱,许多脚踩着许多脚,许多手从别人的肩上掉下来,不约而同地摸到了同一个肩膀——夜的肩膀……

(6)踏着夜色,我走出户外。

(7)我听见狗叫的声音。我听见小孩子捉迷藏的声音。我听见大人们呼喊自己孩子的声音。我听见隔壁那个爱音乐的小伙子拉小提琴的声音。我听见那片不大的竹林里鸟儿们叽叽咕咕的声音——它们是在说梦话吧?

(8)电不吵了,机械不闹了,商业不喧嚣了。我听见了大自然的呼吸,我听见了无所不在的生命那亲切而动人的语言。我一下子回到了自然母亲的怀抱,和植物们动物们昆虫们分享着母亲的博大慈祥。我的兄弟姐妹是这样众多,这样令人怜爱:石头哥哥坐在路边冥想着远古的往事;松树弟弟在年轮里写着成长的日记,述说着对土地和阳光的感恩;小河,我爱说爱唱的姐姐,把一路的坎坷都唱成了风景和传说;我的喜鹊妹妹哪里去了?现在,你是不是在高高的白杨树上那孤独的小屋里,忧伤地望着天空出神?

(9)抬起头来,我看见了北斗,看见了那被无数代仰望的目光打磨得静穆而苍凉的北方最高的天空!我看见了李白碰过杯的月亮,我看见了在李商隐那情天爱悔里奔流不息的滔滔银河,我看见了苏东坡那夜看见宝石般忧郁而高华的星座,被屈原反复叩问的星空——伟大而迷茫的星空,我也看见了!世世代代的星空都是我头顶这个星空吗?那么此刻,我是回到了三千年前的夜晚、七千年前的夜晚,是回到更古早更古早的夜晚了!

(10)夜不再浅薄,夜很深,深得就像母亲的梦境,深得就像时间,深得就像上帝的眼睛,无限悲悯的眸子里含着天上人间的泪水。而刚才,那人造的白昼使我看不见真正的夜晚,看不见至大至高的永恒的星空。我和许多人都把那些闪着媚眼的霓虹灯当作夜晚的星座了。用它们那涂着颜料的目光判断夜的方向,是多么可笑啊。

(11)我踏着夜色在小路上走着。我看见前面的墓地闪着磷火,那是谁在冥冥中以前世的热情与我交换眼神?我于是想到了“死”这个大问题。若干年后的夜晚,谁从我的墓地前走过?会受到我的惊吓吗?对不起,我提前向你道歉,你放心赶路吧,我是个善良的人。春游的孩子们会在我的坟头采折迎春花吗?当你们挥动着金黄的花束,会不会想到:若干年前,有一个爱在夜晚散步和冥思的人,曾经深深地祝福过他们?

(12)电还没有来。电线杆像一群无所事事的闲人,扯着长长的线丈量夜晚。

(13)我在小路上走着。我猜想,今夜,有许多人会变成诗人、智者和哲学家

(14)此刻,宇宙是一位穿着黑袍的神秘父亲,我们是他多梦的孩子……

(选自《名家散文》,有删节)

1.请简要概括“忽然停电了”之后“夜”给人的影响。

2.请简要赏析第二段的表达特色。

3.“今夜,有许多人会变成诗人、智者和哲学家。”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结合全文,探究 “现代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8)大直若屈,___________,大辩若讷。(《老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登凤凰台

殷尧藩

梧桐叶落秋风老,人去台空凤不来。

梁武台城芳草合,吴王宫殿野花开。

石头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长苔。

莫问人间兴废事,百年相遇且衔杯。

注:①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有凤凰飞临,呈现百鸟朝凤的盛世景象,后筑台以示庆贺与纪念。②殷尧藩,中唐时期诗人。早年贫困失意,后半官半隐。

1.请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2.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李渊)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自锁上变,将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清江         屯:驻扎

B. 突利可汗不于靖                   虞:预料,准备

C. 见官军至,于是大惧               奄:奄奄一息

D. 靖又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         破:打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自锁上变,将诣江都              坐法华西亭

B. 不欲就大事,以私怨斩壮士乎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C. 必当立功立事,取富贵            木直中绳,輮为轮,其曲中规

D. 至江陵,屯营城下                师不必贤弟子

3.把下列课文选句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⑵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⑶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4.第②段中李靖战胜萧铣的原因(每点不超过10个字)可概括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