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中学团委决定举办以“是思想改变生活,还是科技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中学团委决定举办以“是思想改变生活,还是科技改变生活?”为议题的辩论赛,主办方给出以下关键词:孔孟之道、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寂静的春天》、《平凡的世界》、《三体》、杂交水稻、基因科学、乡村振兴、智能手机、互联网、电商。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对现代生活最具影响力的关键词,明确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想造就人生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躯壳终将老去和消逝,唯有思想能永久流传,改变命运。 犹记得当年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归来,感叹学医终究只能医一人之病,强一人之体。唯有改变国人思想,方能救国。于是毅然弃医从文。随着《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作品集的出版,中国青年人的思想逐渐被鲁迅先生的文学大手从枷锁中释放,改革追求新的梦想追求才得以传遍中国。使一批一批有志青年与沉沦中觉醒,投身救国。 所以,改变一个人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改变他的思想,假使鲁迅先生当年执着医学,那么被封建牢笼束缚的年轻人们要多久才能冲破桎梏? 思想善则人强。古代名相苏秦年轻时放荡不羁,整日在外偷鸡摸狗,回至家中连妻子都瞧不起他。被打击的苏秦没有继续放任自我,而是收束思想,头悬梁而锥刺股。苦读数年,后白手起家写六国相印归乡。何其威风!改变苏秦的正是他的思想的蜕变与升华。没有这头悬梁锥刺股的决心,纵使苏秦再聪明十倍,也只是乡中一痞而已。 思想恶则人弱。正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拥有先天优势的兔子轻而易举的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但随之而来的懈怠感却击败了兔子。骄傲的它狂妄的认为站在高起点的它就必胜无疑,旋即呼呼大睡,终被乌龟所败。这只是故事,但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古往今来,多少天资聪颖,冠绝一时之辈,在昙花一现的辉煌后便湮没与历史的长河之中,使他们天赋不够吗?非也,只是那优越的自豪感悄然改变了他们不慎坚定地思想,最终只能泯然众人矣,何其悲乎! 拥有奋力拼搏执着思想的人生如攀高山。虽然前行可能缓慢,但总在不停接近目标,而有着挟带等颓靡思想的人生犹如盲驴拉磨,虽然一直迈着大步向前,但永远只是原地打转,徒劳无功而已。 有时候,成功需要的不是优越的背景,超群的智商。失败的原因也不是贫贱的出生和先天的不足。决定者只是你的思想,只是你是否拥有承载一切的思想。 思想亦是一种高度,一种足以让人触碰天空的高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审清题目,明确是哪些任务,进而完成各项任务:必须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两三个关键词要构成“有机联系”(这一点,老师评分时很难操作);行文重点应落在“改变”上。并非谈“科技重要”,也不是论“思想重要”,而是写“科技”或“思想”对“生活”的作用力,即“改变”。而“改变”可以是正面的进步,也可以是反面的后退,还可以是侧面的转变。“生活”是指整个人类生活,小的可指一个人,大的可指整个人类。行文最好不要把它窄化为“个人”“阶层”或“某个国度”的生活。“孔孟之道”,就个体而言,是弘扬、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对社会而言,是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结合自己的素材积累:孔子《论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合实际,这24个字可以选取其中几个来阐述,说理或举例说明都可以。“《平凡的世界》”,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杂交水稻,袁隆平同他所领导的课题组,人类粮食种植史上,了不起的水稻革命升起了希望的曙光。杂交水稻是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基因科学、乡村振兴”,遗传基因,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乡村振兴社员网模式——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上行”,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智能手机”,首先手机方便我们和家人朋友的联系,让许久不见的朋友不会感觉到陌生。然后,智能机能下载许多软件,可以下有利于学习的,比如有道词典,帮助我们查询陌生的单词,有助于英文学习。第三,智能机上网速度大大的提升,为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料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互联网,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电商”,对消费者来说,足不出户便可买到心仪的产品,节省了时间。以前主要是在传统的实体店购物,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已经使家庭购物成为现实。要求选择其中的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可以强调科技的重要性,科技带来的改变;正确认识科技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①_________________,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②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③_________________,“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       ,蜿蜒腾越于一碧万顷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        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B.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C.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D.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 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

C. 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D. 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宛若蛟龙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副其实

B. 翩若惊鸿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不虚传

C. 宛若蛟龙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副其实

D. 翩若惊鸿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不虚传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赤壁赋》中描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师说》中,韩愈指出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快速地游动,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情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竟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太城:成都。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 。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B. 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 第五、六句写诗人的高兴及原因:田翁们愁眉舒展,可以安心生活,不要再想着农事。

D. 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2.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