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历史的主体精神是以人事为中心的,所以历史学也可称之为生命之学,人的生命及生活构成了真正的历史基础。而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的,莫过于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小说了,历史与小说,由此扭结在一起。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可以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肌理。当然,能写出这种历史的前提是,小说家必须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必须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
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如果从《尚书》《春秋》算起,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写史的意识,比西方要早得多。记言、记事、记人,这三种历史写法构筑了中国人的历史观。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感,所以对小说这种文体,一直怀有深刻的偏见——按正统的历史观念,小说家所创造的历史景观是一种虚构,它和重事实、物证、考据的历史观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因而,有关正史与野史、正说与戏说的争议从未间断。但与此同时,小说写史的“野心”从没有中止过,历史演义类的小说在读者中还尤其有市场。如果小说里的那些人和事,他们的对话、斗争、谋略,统统是作家想象的产物的话,那么,小说在多大程度上会为历史所需要?由此不得不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都觉得,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比读同一时期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国社会。法朗士称巴尔扎克是他那个时代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在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这点上,小说的意义居然超过了历史。这或可解释,在史学家写就的历史以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小说家书写的历史。历史关乎世运的兴衰,而小说写的更多是历史中的人物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存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生长的模样。所以,以生活为旨归的小说,是对枯燥历史的有效补充。它未必处处征诸实事,但它的细腻、传神,它所创造的想象之真实,也非一般史著可比。小说能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脉络、生活细节,从而使历史变得更丰满、真实。小说能有效地保存历史的肉身部分,还原出一种日常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补充,为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事件补上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内心,为“人事”补上“人生”。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就太单调了。事实上,那些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的手法来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历史基础是人的生命及生活,小说以此为基础,所以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
B. 中国人重史、写史比西方早很多年,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历史感比西方人强很多。
C. 以历史中的人物生活为旨归的小说,可以较好地补上历史著作缺乏的日常生活。
D. 文学真实的“人生”和历史真实的“人事”相互补充,使历史著作更具历史叙事魅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不同角度审视史著和小说,较深入地阐述了小说对历史的保存的影响。
B. 文章以小说对历史著作补充作用为立论前提,由此指向了对小说写史的探讨。
C. 文章在论述小说与历史著作的关系中,彰显了小说在记录历史中的关键作用。
D. 第二段以读巴尔扎克的小说为例,意在论述小说对历史著作的有效补充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家能够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这是写出富有生活肌理的历史的前提。
B. 小说家创造的虚构的历史景观与重事实的历史观之间有巨大不同,所以对野史、戏说的争议也已有三千多年。
C. 小说具备细腻、传神、创造的想象真实的特点,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能使枯燥的历史变得更丰满、更真实。
D. 小说能有效地还原出一种日常生活,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手法来叙述历史,从而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延续几千年的传奇。会宁人正是这一理念的忠实信徒,他们在被称为“陇中苦脊甲天下”的贫瘠土地上,坚定地谱写着中国大地的传奇,树立了一个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改变命运的光辉典范!
今天,以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底蕴,又形成了以“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和“三苦两乐”的会宁教育精神为主的会宁精神。
在会宁精神的滋养下,代代会宁人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用智慧和汗水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续写‘新长征’篇章。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会宁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会宁传奇。
作为会宁高三学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李华的父亲在网上订购了数本教育类书籍,快递公司快递员小王上门送件。不巧李先生不在家,开门的是李华。于是小王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先生回家后,他的儿子拿出快递,向父亲转述道:“(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快递员小王和李华对父亲说的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没人说话不超过50字。
下图是“甘肃电视台”的台标,请写出该台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忽略图案中的文字)

注:图案印刷黑色部分在原台标中为绿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时至今日,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海洋,不仅决定了这颗星球的色调,也容纳了许许多多的生命在其中繁衍生息。
但如果走到沿海地带看一看,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这片亘古流传的蔚蓝,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在关于环境保护的网站上,我们可以轻易找到许许多多__________的图片:大洋深处的信天翁因为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逐渐腐朽的尸身里,泄露出若干__________的塑料碎块;海龟在幼年时被塑料拉环套住,终其一生也不能__________,只能以葫芦形的身躯艰难生存。渔民废弃的渔网随波漂流,将不幸与其相遇的海豹或是海豚裹挟其中,( )……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已经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许许多多海洋生物的生活,乃至命运。
最终,人类也将在劫难逃。举例而言,传统的塑料难以自然降解。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随着洋流汇集成一块“垃圾大陆”,在大洋上形成特定区域。而在漂浮的过程中,一部分塑料垃圾会进入海洋动物的身体,并且随着食物链传递给人。曾经被随意排放到海洋里的污染物,如今却令人类__________。不过,幸运的是,目前科技已经提供了一些清理污染的可能性。愿这些努力终成燎原的星火,还给海洋曾经的蔚蓝与恬静。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触目惊心 五光十色 为所欲为 自食其果
B. 胆战心惊 五光十色 随心所欲 作茧自缚
C. 触目惊心 五颜六色 随心所欲 自食其果
D. 胆战心惊 五颜六色 为所欲为 作茧自缚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使它们因为难以浮出水面换气而身亡
B. 使它们身亡的原因是难以浮出水面换气
C. 它们因为难以浮出水面换气而身亡
D. 它们可能被阻止浮出水面换气甚至死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会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形成一块“垃圾大陆”。
B.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
C.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
D.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形成一块“垃圾大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宫廷里的侍从护卫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奋不顾身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君子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来提升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