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延续几千年的传奇。会宁人正是这一理念的忠实信徒,他们在被称为“陇中苦脊甲天下”的贫瘠土地上,坚定地谱写着中国大地的传奇,树立了一个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改变命运的光辉典范!
今天,以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底蕴,又形成了以“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和“三苦两乐”的会宁教育精神为主的会宁精神。
在会宁精神的滋养下,代代会宁人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用智慧和汗水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续写‘新长征’篇章。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会宁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会宁传奇。
作为会宁高三学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李华的父亲在网上订购了数本教育类书籍,快递公司快递员小王上门送件。不巧李先生不在家,开门的是李华。于是小王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先生回家后,他的儿子拿出快递,向父亲转述道:“(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快递员小王和李华对父亲说的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没人说话不超过50字。
下图是“甘肃电视台”的台标,请写出该台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忽略图案中的文字)

注:图案印刷黑色部分在原台标中为绿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时至今日,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海洋,不仅决定了这颗星球的色调,也容纳了许许多多的生命在其中繁衍生息。
但如果走到沿海地带看一看,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这片亘古流传的蔚蓝,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在关于环境保护的网站上,我们可以轻易找到许许多多__________的图片:大洋深处的信天翁因为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逐渐腐朽的尸身里,泄露出若干__________的塑料碎块;海龟在幼年时被塑料拉环套住,终其一生也不能__________,只能以葫芦形的身躯艰难生存。渔民废弃的渔网随波漂流,将不幸与其相遇的海豹或是海豚裹挟其中,( )……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已经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许许多多海洋生物的生活,乃至命运。
最终,人类也将在劫难逃。举例而言,传统的塑料难以自然降解。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随着洋流汇集成一块“垃圾大陆”,在大洋上形成特定区域。而在漂浮的过程中,一部分塑料垃圾会进入海洋动物的身体,并且随着食物链传递给人。曾经被随意排放到海洋里的污染物,如今却令人类__________。不过,幸运的是,目前科技已经提供了一些清理污染的可能性。愿这些努力终成燎原的星火,还给海洋曾经的蔚蓝与恬静。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触目惊心 五光十色 为所欲为 自食其果
B. 胆战心惊 五光十色 随心所欲 作茧自缚
C. 触目惊心 五颜六色 随心所欲 自食其果
D. 胆战心惊 五颜六色 为所欲为 作茧自缚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使它们因为难以浮出水面换气而身亡
B. 使它们身亡的原因是难以浮出水面换气
C. 它们因为难以浮出水面换气而身亡
D. 它们可能被阻止浮出水面换气甚至死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会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形成一块“垃圾大陆”。
B.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
C.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
D.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形成一块“垃圾大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宫廷里的侍从护卫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奋不顾身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君子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来提升自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恨 别①
杜 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时任检校司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 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互呼应,传递出悲凉沉郁的意味。
C. 颈联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写出了诗人的坐卧不宁,这种举动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情思。
D. 尾联回应“胡骑长驱五六年”,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的急切心情,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
E. 这首七律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诗情,可谓是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