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功利主义是针对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源自中国传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功利主义是针对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的双重影响而产生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审美功利主义一方面主张审美、艺术独立,一方面又把审美与道德内在联系在一起,主张凸显审美和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纯洁情感、养育道德、提升境界等功能。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混乱,人心涣散,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寻求救国之道。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选择了可称之为“无用之学”的美学。他们对美学的热衷,倒并不完全是单纯地喜欢美的创造和欣赏,而是另有原委,那就是拯救人心。王国维一方面主张艺术独立,强调美“不关于吾人之利害”,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审美的“无用之用”说,认为这个“无用之用”胜过“有用之用”,正是这种“无用之用”“使人达于无欲之境界”。朱光潜也重视美和艺术对于人心的养育价值,提倡“人生的艺术化”。从属于现代美学的审美功利主义当然也是如此。

由于以养育人心为目标,审美功利主义思想具有突出的矛盾结构:无用-有用,无为-有为,出世-入世,审美-功利。现代美学家在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框架里,把这些矛盾的方面融合在一起。与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相比,明显更具现实性。但是,与中国古代美学相比,思辨性、系统性却大大增强。因此,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一种兼具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美学,这里的“超越性”是指审美是人达到道德境界的中介;而“现实性”是目的,那就是新型国民,具体说就是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当然,这种美学不同于“文以载道”式的文艺功能论,所谓审美功利主义也是就其强调审美内在育人功能而言的。

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现实关切的美学思想,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的一个现实落脚点就是美育。美育问题本来就关涉美与善的内在关联,而实际上中国现代美学家们都有美育和德育相互交融的意向。朱光潜对美育的德育功能持充分肯定态度。他认为,德育须从美育做起,所以美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基础。

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论是我们当今建构中国本土美学和美育理论的一个宝贵资源。但是,其限于个体修身养性的人格养成指向还有待拓展。如何培养国民的社会意

现实问题,而这些,在传统的修身养性理论中还不可能给出答案。另外,与德育相融合的美育,如何与其提升创造力的任务相互协调,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摘编自杜卫东《中国现代美学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论》)

1.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影响,产生了审美功利主义。

B. 王国维等人选择美学,有喜欢美的创造和欣赏的因素,更是想以此来寻求救国之道。

C. 审美功利主义与其他美学不同,强调解决人们在生活中的矛盾,使人达到道德境界。

D. 审美功利主义美学强烈关切现实,可通过美育来落实,事关美与善内在关系的处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证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论证的背景的。

B. 文章通过简述美学在中国的产生过程,论证了审美功利主义的作用和学术地位。

C. 文章对中西美学、中国古代与现代美学进行比较、论证了审美功利主义的特征。

D. 文章从开始的分析概念到最后谈审美功利主义面临的现实问题,论证不断深入。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审美功利主义认为,虽然审美和艺术相背离,但都具有纯洁情感、养育道德等功能。

B. 和西方美学相比,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具有现实性的美学,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精神。

C. 就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看,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更强调德育,因为它以养育人心为目标。

D. 关于审美功利主义美学的建设还不完善,要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 C 2. B 3. 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强调解决人们在生活中的矛盾,使人达到道德境界”错误,从文章第二段来看,审美功利主义强调审美内在的育人功能,即通过审美培养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故选C项。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简述美学在中国的产生过程”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主要谈了现代美学在中国的产生缘由,而非“产生过程”。故选B项。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审美和艺术相背离”错误,选项曲解原文,原文说审美功利主义主张审美、艺术独立,并不是指审美和艺术相背离。B项,审美功利主义美学相较于西方美学,应是更具现实性。“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精神”错误,选项对“现实性”的理解错误,原文第三段有“而‘现实性’是目的,那就是新型国民,具体说就是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C项,“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更强调德育”错误,原文有“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的一个现实落脚点就是美育”。另外,“因为它以养育人心为目标”也不当,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作文。

2018年2月22日,武大靖摘得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这是开赛13天来中国队夺得的首金。此前,他在1500米赛中摔出赛道,在1000米赛中与他国选手相撞被判犯规,而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判决。顶着巨大的压力,在500米决赛上他一骑绝尘,让他国选手根本没有身体触碰的机会。现场解说员说他赢得“干干净净”,央视评论员说“这就是绝对实力”,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以“让人不能望其项背”形容他在比赛中的表现。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找出下列征稿启事中表达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

为促进福建山水诗的发展和繁荣,闽江山水诗社拟出版《福建山水诗专辑》。本社衷心恳请广大诗友赐稿,不论是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全凭文章质量决定。本社有权对稿件进行斧正,三个月未接到稿件采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个文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0个字。

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国家主导世界,西方文明也因之占据优势。在西方文明影响下,国家成为自利的主权实体,整个世界成为各个国家追逐自身利益的角斗场,___,直至引发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___,相互依赖日趋加深,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发展中国家也从贸易全球化中获得迅速发展。但如今,西方某些国家_____,却求助于贸易保护主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帽子

雁戈

临出发时,妻子招呼开车的司机把车停住,大声说:“帽子,他的帽子。”接着,我看到妻子发疯似的冲进屋里,抱出一大摞帽子,气喘吁吁地往车这边跑。

那一大摞帽子全是我的,有我刚出生时戴的婴儿帽,有我大学毕业时戴的博士帽,也有参加工作后我戴过的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帽子,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摞在一起。最上面的那顶帽子是我最近戴过的,也是我今生以来戴过的最大的帽子。它几乎把其它所有的帽子全罩在了下面。

妻子上了车,把那一大摞帽子全扣在我的头上,吩咐司机说:“走吧,不然就赶不上时间了。”

我突然感到一阵窒息。一下子把这么多帽子全扣在头上,这还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我的第一顶帽子是邻居替我戴上的,由于我出生时手心有一块像雄鸡啼鸣状的胎记,邻居们以为我定是什么什么转世,他们毫不吝啬地给了我一顶神童的帽子。上学后,学校又给了我很多顶如优秀儿童、三好学生之类的帽子。工作后,社会上给予我的帽子数量更多,种类更繁,如果是商品,定然称得上琳琅满目。但那时候,我一般每次只戴一顶帽子,而且每次有了更大的帽子之后,我就会把以前的帽子摘下来,交与母亲或者妻子,让她们去处理。有了大帽子,谁还稀罕那些过气的小帽子呢?

我张开嘴拼命地冲妻子大声喊叫,希望她把我头上的小帽子都摘掉,但我发觉自己的声带竟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妻子手握上周刚刚新买的全球限量版白金手机,嗡声嗡气地说:“前面堵车了,可能还要一会儿才能到。”

我顺着妻子的目光看过去,发现前面果然排起了长龙。我在心里骂了句娘,这座城市好多年都没堵过车了,为什么偏偏我跟妻子一起出行的时候会堵车?他们是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他们肯定是嫉妒我和妻子和和睦睦生活了几十年,连红脸话都没说过一句。这帮混蛋!警车呢?为什么警车还不到?以前每次出行,警车都会在前面开道。哦,那应该是我戴上这顶最大的帽子之后的事。不行,我必须把其他的帽子都摘掉,只保留这顶最大的帽子。

可是我发觉自己根本使不上劲儿,妻子没有理我。她问司机:“有没有别的路?”司机搔搔后脑勺说:“有一条便道,就是烂得不行,颠簸得厉害。”妻子回头朝我这边看了一眼,但她的眼神告诉我,她看的并不是我,而是我头上的那一摞帽子。然后她说:“没事,就走便道。”

便道确实很烂,抖得我五脏六腑都快蹦了出来,还有我头上的那摞帽子也都东倒西歪的像醉酒的人在跳舞。我很矛盾,到底是该捂住我的胃,还是扶住那摞帽子。看来他们又骗了我,上次的会议上,他们不是说这座城市的每一条道路都坦荡如砥吗?

妻子似乎一点也不在乎我的感受,一边抬腕看那块金表,一边催司机开快点。尽管很难受,我还是一路坚持着,终于准点赶到了会场。

像往常一样,我一走进会场,人们纷纷站起,并立即安静下来,全场一片肃然。妻子扶我走上主席台,她又退了回去,跟其他与会人员站在了一起。这是妻子第一次跟我参加会议,她怎么可以不挨着我呢?我冲她招招手,可她就像没看见一样,对身边的人说:“可以开始了。”

妻子身边的那个人面生得很,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没兴趣听他说什么。倒是排在他后边发言的那个人让我吃了一惊,他是我的副手,以往都是我说完了,他才可以拣漏说几句,这回怎么排在我的前头了?我很斯文地轻咳一声,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所有的人都低着头严肃而认真地在听我的副手发言。

我的副手说:“唐诏同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一出生就被人们冠以神童的美誉……”他说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头顶一松,最下面的那顶帽子竟然不见了。

他接着说,“他上幼儿园是优秀儿童,他上小学是优秀少先队员,他上中学是优秀团员……”他每说一句,我头顶的帽子就会自下而上消失一顶,我整个身体也会随之感到一轻。很快,我的头上就只剩下那顶最大的帽子了,我突然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副手的发言还在继续,我发觉头上那顶最大的帽子轻轻动了一下,似乎被人掀起了半边。我心里一慌,想打断副手的发言,却找不到任何办法。我拼命拽住那宽大的帽沿,想把帽子留住,可等副手的发言刚一落脚,帽子便像长了翅膀一样,晃晃悠悠地从众人头顶掠过,落在了我的副手头上。

副手戴着我曾经戴过的帽子,走到我妻子身边,故作腔调地说:“节哀顺变吧,嫂夫人。”但他说这话的时候,两眼明显上翻,斜都没斜妻子一眼,看样子他更像是对他头顶的那顶帽子说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第一人称叙事,通过心理描写推动故事的发展,这符合叙述者“我”作为无法说话和行动的已死之人的身份。

B. “手握上周刚刚新买的全球限量版白金手机”和“抬腕看那块金表”的细节暗示了妻子追求物质享受的特点。

C. 小帽子一个个摘除,“我”的身体随之轻松,只剩下最大的那顶时,“我”感到神清气爽,可见“我”视帽子为负累。

D. 小说结尾描写副手说话时两眼上翻,更像是对他头顶的帽子说话,说明他故作腔调地表演,是为了谋求官职。

2.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3.小说以“帽子”为谋篇布局的中心,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结束时的周围环境,有效衬托音乐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

(2)《登高》中,描绘出一幅啼猿悲鸣、色彩清新的峡江秋景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融汇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蜀道神奇色彩的句子是_______

(4)《劝学》中认为句子博学并每天自省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