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作文。 2018年2月22日,武大靖摘得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作文。

2018年2月22日,武大靖摘得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这是开赛13天来中国队夺得的首金。此前,他在1500米赛中摔出赛道,在1000米赛中与他国选手相撞被判犯规,而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判决。顶着巨大的压力,在500米决赛上他一骑绝尘,让他国选手根本没有身体触碰的机会。现场解说员说他赢得“干干净净”,央视评论员说“这就是绝对实力”,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以“让人不能望其项背”形容他在比赛中的表现。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实力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 人民日报评 从悬崖到巅峰,惟有勇者敢于跨越。 这枚金牌着实不易。将混杂着阵阵焦虑的期待化作万千痛快呐喊,写下了中国冰雪运动又一次突破。 武大靖拼下的这枚金牌,靠的是无可匹敌的实力。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堪比田径场上的百米大战,较量电光石火,不容分毫闪失。两名韩国队选手联手闯入决赛,对武大靖构成了不小威胁。但从枪响那一刻起,他就让对手变成了追赶者,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超越的机会。作为这个项目的世界头号选手,他告诉对手、告诉观众、告诉世界,实力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法则。当仁不让,舍此无他。 武大靖拼下的这枚金牌,更有份难能可贵的心态。冬奥会已近尾声,这场比赛前,中国队选手已数度冲金未果。短道队作为中国冬奥军团的王牌军,经历若干波澜,受到格外关注,的确面对着一股难言的“低气压”。背水一战中,武大靖毫无惧色,能够在一个晚上接连两次打破世界纪录,每一轮比赛都以“碾压”之势获胜。这样强大的心理素质,既有“我自岿然不动”的静气,更将一份“舍我其谁”的霸气挥洒得淋漓尽致。这场经典之战,为中国短道队、为中国冬奥军团留下难忘一幕,续写着中国体育的光荣与梦想。 武大靖拼下的这枚金牌,彰显了中国短道队敢于担当的精神特质。从2002年杨扬在盐湖城冬奥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开始,这支队伍在无数场大赛的淬炼中,锻造出越是有压力越有敢于胜利的劲头,锻造出越是有困难越要团结一心的队魂。拿下男子500米金牌后,武大靖和队友们在最后的男子5000米接力比赛中,在并不占据优势的局面中拼下一枚银牌,同样殊为不易,同样振奋人心。 中国短道队本届冬奥会收获一金二银,也要看到,这个项目的竞争正空前激烈。有8个代表团登上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奖牌榜,有6个代表团取得金牌,分散程度创下历届之最。欧美强手的崛起改变了过往中韩争霸的格局,未来的挑战只会更为艰险。今天的收获已融进奋斗的征程,将新的目标放入再度出发的行囊。加油!中国短道队。加油!中国冬奥将士们。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把握关键词,然后准确立意。材料讲述的是武大靖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夺金的事情,可以把握的关键词句有:有争议的判决、顶着巨大的压力、这就是绝对实力、让人不能望其项背。抓住这些关键词,评论武大靖成功夺冠的原因即可。 参考立意:1、收拾心情、把控情绪,方能立于不败;2、抛开低人一等的心态,建立起骨子里的自信,有助于让实力得到充分的发挥;3、打铁还需自身硬,有硬实力作为保障,即便是在不利环境中,也能展现实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找出下列征稿启事中表达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

为促进福建山水诗的发展和繁荣,闽江山水诗社拟出版《福建山水诗专辑》。本社衷心恳请广大诗友赐稿,不论是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全凭文章质量决定。本社有权对稿件进行斧正,三个月未接到稿件采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个文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0个字。

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国家主导世界,西方文明也因之占据优势。在西方文明影响下,国家成为自利的主权实体,整个世界成为各个国家追逐自身利益的角斗场,___,直至引发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___,相互依赖日趋加深,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发展中国家也从贸易全球化中获得迅速发展。但如今,西方某些国家_____,却求助于贸易保护主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帽子

雁戈

临出发时,妻子招呼开车的司机把车停住,大声说:“帽子,他的帽子。”接着,我看到妻子发疯似的冲进屋里,抱出一大摞帽子,气喘吁吁地往车这边跑。

那一大摞帽子全是我的,有我刚出生时戴的婴儿帽,有我大学毕业时戴的博士帽,也有参加工作后我戴过的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帽子,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摞在一起。最上面的那顶帽子是我最近戴过的,也是我今生以来戴过的最大的帽子。它几乎把其它所有的帽子全罩在了下面。

妻子上了车,把那一大摞帽子全扣在我的头上,吩咐司机说:“走吧,不然就赶不上时间了。”

我突然感到一阵窒息。一下子把这么多帽子全扣在头上,这还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我的第一顶帽子是邻居替我戴上的,由于我出生时手心有一块像雄鸡啼鸣状的胎记,邻居们以为我定是什么什么转世,他们毫不吝啬地给了我一顶神童的帽子。上学后,学校又给了我很多顶如优秀儿童、三好学生之类的帽子。工作后,社会上给予我的帽子数量更多,种类更繁,如果是商品,定然称得上琳琅满目。但那时候,我一般每次只戴一顶帽子,而且每次有了更大的帽子之后,我就会把以前的帽子摘下来,交与母亲或者妻子,让她们去处理。有了大帽子,谁还稀罕那些过气的小帽子呢?

我张开嘴拼命地冲妻子大声喊叫,希望她把我头上的小帽子都摘掉,但我发觉自己的声带竟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妻子手握上周刚刚新买的全球限量版白金手机,嗡声嗡气地说:“前面堵车了,可能还要一会儿才能到。”

我顺着妻子的目光看过去,发现前面果然排起了长龙。我在心里骂了句娘,这座城市好多年都没堵过车了,为什么偏偏我跟妻子一起出行的时候会堵车?他们是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他们肯定是嫉妒我和妻子和和睦睦生活了几十年,连红脸话都没说过一句。这帮混蛋!警车呢?为什么警车还不到?以前每次出行,警车都会在前面开道。哦,那应该是我戴上这顶最大的帽子之后的事。不行,我必须把其他的帽子都摘掉,只保留这顶最大的帽子。

可是我发觉自己根本使不上劲儿,妻子没有理我。她问司机:“有没有别的路?”司机搔搔后脑勺说:“有一条便道,就是烂得不行,颠簸得厉害。”妻子回头朝我这边看了一眼,但她的眼神告诉我,她看的并不是我,而是我头上的那一摞帽子。然后她说:“没事,就走便道。”

便道确实很烂,抖得我五脏六腑都快蹦了出来,还有我头上的那摞帽子也都东倒西歪的像醉酒的人在跳舞。我很矛盾,到底是该捂住我的胃,还是扶住那摞帽子。看来他们又骗了我,上次的会议上,他们不是说这座城市的每一条道路都坦荡如砥吗?

妻子似乎一点也不在乎我的感受,一边抬腕看那块金表,一边催司机开快点。尽管很难受,我还是一路坚持着,终于准点赶到了会场。

像往常一样,我一走进会场,人们纷纷站起,并立即安静下来,全场一片肃然。妻子扶我走上主席台,她又退了回去,跟其他与会人员站在了一起。这是妻子第一次跟我参加会议,她怎么可以不挨着我呢?我冲她招招手,可她就像没看见一样,对身边的人说:“可以开始了。”

妻子身边的那个人面生得很,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没兴趣听他说什么。倒是排在他后边发言的那个人让我吃了一惊,他是我的副手,以往都是我说完了,他才可以拣漏说几句,这回怎么排在我的前头了?我很斯文地轻咳一声,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所有的人都低着头严肃而认真地在听我的副手发言。

我的副手说:“唐诏同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一出生就被人们冠以神童的美誉……”他说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头顶一松,最下面的那顶帽子竟然不见了。

他接着说,“他上幼儿园是优秀儿童,他上小学是优秀少先队员,他上中学是优秀团员……”他每说一句,我头顶的帽子就会自下而上消失一顶,我整个身体也会随之感到一轻。很快,我的头上就只剩下那顶最大的帽子了,我突然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副手的发言还在继续,我发觉头上那顶最大的帽子轻轻动了一下,似乎被人掀起了半边。我心里一慌,想打断副手的发言,却找不到任何办法。我拼命拽住那宽大的帽沿,想把帽子留住,可等副手的发言刚一落脚,帽子便像长了翅膀一样,晃晃悠悠地从众人头顶掠过,落在了我的副手头上。

副手戴着我曾经戴过的帽子,走到我妻子身边,故作腔调地说:“节哀顺变吧,嫂夫人。”但他说这话的时候,两眼明显上翻,斜都没斜妻子一眼,看样子他更像是对他头顶的那顶帽子说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第一人称叙事,通过心理描写推动故事的发展,这符合叙述者“我”作为无法说话和行动的已死之人的身份。

B. “手握上周刚刚新买的全球限量版白金手机”和“抬腕看那块金表”的细节暗示了妻子追求物质享受的特点。

C. 小帽子一个个摘除,“我”的身体随之轻松,只剩下最大的那顶时,“我”感到神清气爽,可见“我”视帽子为负累。

D. 小说结尾描写副手说话时两眼上翻,更像是对他头顶的帽子说话,说明他故作腔调地表演,是为了谋求官职。

2.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3.小说以“帽子”为谋篇布局的中心,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结束时的周围环境,有效衬托音乐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

(2)《登高》中,描绘出一幅啼猿悲鸣、色彩清新的峡江秋景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融汇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蜀道神奇色彩的句子是_______

(4)《劝学》中认为句子博学并每天自省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入关咏马

韩愈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

不知何故翻骧首,牵过关门妄一鸣。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刘长卿

玄黄一疲马,筋力尽胡尘。骧首北风夕,徘徊鸣向人。

谁怜弃置久,却与驽骀亲。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

注释:①元和六年(811),韩愈受拔擢,奉召赴京任职,过潼关而作。此前他因为百姓旱饥请命而遭贬,后累受挫。②骧首:反而昂首。③刘长卿一生仕路坎坷,杂咏八首大都寄寓他的身世之感。④驽骀(tái):劣马。

1.下列对两首诗及相关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入关咏马》中,韩愈以老马自况,认为自己如老马般年老力微,在前行的道路上须谨慎小心。

B. 韩愈的诗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入关咏马》都借马抒怀,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

C. 刘长卿诗中写疲马依然眷念长城外的青青寒春草,寄寓的是诗人自己对往昔岁月的念念不忘。

D. 刘长卿诗中的疲马,与韩愈《马说》中的名马一样,都只因不逢伯乐而困顿槽枥、无法奔行千里。

2.唐朝奸相李林甫为让谏诤路绝,曾对群臣说,仪仗马一言不发就可享受上好的马料,若鸣叫一声就被废弃不用;可见马“鸣”有深意。简要概括这两首诗中马之“鸣”的深沉意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