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改革开放40年来,最具创新活力的青年制造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标签:
①下海,“下海”指青年跳入商品经济、市场竞争的“大海”,自主挣扎和生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是这一大批“下海”的青年之中,诞生了非常多的优秀企业家、卓越经营人才,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
②创客,“创客”是近年来青年中流行的名词,具体说来,“创客”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社会传播之后,“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青年人。
③世界范,“世界范”指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铺垫,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豪,越来越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敢于站上国际舞台的青年。
请根据上述材科写一篇文章,结合所见、所闻、所感,呈现你对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5)将 改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而小题。
陶渊明之后,痴迷于田园耕读的中国知识分子 。其中尤以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为代表。隐士陶弘景有一首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賦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句怡悦,不堪持寄君。”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扫诗酒田园。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如今,随着历史的急速发展,我们早已告别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着诗情和画意的传统的“乡土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__________、精神焦虑的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以及信息时代。如今我们行走于钢筋、水泥构成的“都市丛林”,却愈加__________那个云淡风轻式的田园牧歌生活。田园耕读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自然回归:( )。
寄至味于淡泊,发隐忧于日常,如今,我们谈论田园耕读生活,并不是要大家回归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而是让大家能在喧嚣、浮躁的日常生活之外,有所淡然,有所超越,能够亲近我们之前__________的风景,沐浴阳光雨露,赏味山水林泉,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进而达到身心两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比比皆是 行色匆匆 念念不忘 熟视无睹
B. 俯拾皆是 栉风沐雨 耿耿于怀 充耳不闻
C. 比比皆是 栉风沐雨 念念不忘 充耳不闻
D. 俯拾皆是 行色匆匆 耿耿于怀 熟视无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田园耕读早已成为挥之不去的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理想情结。
B. 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C. 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D. 田园耕读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
B. 这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
C. 田园耕读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生活方式。
D. 由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田园耕读的生活方式是古典、智慧,闲适的。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比喻与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白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 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C. 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D. 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