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材料二:

2017年8月2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体育强国根本的标志不仅在于竞技能力,还在于体育风貌,鲁迅先生提倡的“不耻落后”,那些在体育场上跑到最后,但仍然坚持跑下去,这种人让人肃然起敬。我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就要这种精神,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战胜自己。

请以“我看脊梁”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共产党,中国的脊梁 ——我看脊梁 每当我向冉冉升起的国旗敬礼的时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总是油然而生。中国5千年的文明生生不息,多少年来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我们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我爱我的祖国,就如同爱自己的母亲,因为祖国是我们肌体的源泉,心灵的归宿。祖国的甘泉,犹如母亲的乳汁,哺育了千千万万华夏子孙。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它有960万千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也有声震寰宇的4大发明,还有三山五岳秀丽的风光,更有饮誉四海的中华文化。长城如龙盘旋,故宫雄奇壮观因此,身为华夏子孙,我们理应感到骄傲和自豪。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辉煌文化背后的历史事件。翻开中国近代史,几多哀愁,几多屈辱,几多痛苦!比黄河还曲折,比海水还要苦涩难忘的民族耻辱啊!去看看兆沙市的那根刺柱吧!赫然醒目的大字告诉人们,当年,日本鬼子们就是把中国人绑在这根柱子上练刺杀。听到了吗?听到那受辱者撕心裂肺的声声惨叫了吗?虎踞龙盘的南京,30万条生命,有百发苍苍的老人,有嗷嗷待哺的婴儿,统统被杀,无一幸存。处处扼咽喉,天涯何处是神州?堂堂中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呻吟。 水总要向流得通的地方流去,路总要向走得通的地方延伸,历史的发展亦如此。 1921年,一个杨柳轻拂的季节,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上,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从此,中国有了坚强不屈的脊梁! 忘不了,铡刀的底座已被鲜血染红,党的女儿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忘不了,碉堡上喷着罪恶的火舌,人民的儿子董存瑞毅然拉下了导火索。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老一辈军事家叶挺将军正是怀着坚定的信念,写下了慷慨悲壮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我渴望自由,但我知道,人的躯体哪能从狗洞里爬出。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你看,冲天的蘑菇云,打破了苏美两霸的核垄断;你听,《东方红》乐曲响彻云宵。今天,神六上天;明天,奥运圣火又将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起。世界又将重新注目中国。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切仁人志士是中国的脊梁,英雄先烈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更是中国的脊梁!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的能力。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任务是:请以“我看脊梁”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两则材料叙议结合,每个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写作的重点,如“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就要这种精神,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战胜自己。” 这道作文题,要求以“我看脊梁”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很显然,正标题需要“自拟”。正标题的拟定与审题立意密切相关。“脊梁”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而材料中涉及的“脊梁”,用鲁迅的话来理解,“中国的脊梁”,就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等等;按照习近平的话来理解,“民族的脊梁”,就是“不耻落后”“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战胜自己”的人等等。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去叙写某一位“脊梁”的感人事迹进而讴赞之;如果写议论文,就要去论证何谓“脊梁”,中华民族为何需要“脊梁”,“脊梁”的价值所在,怎样做一个“中国的脊梁”或“民族的脊梁”,倡导人们去做民族的脊梁”或“中国的脊梁”等等。 根据以上对材料的理解和对作文要求的把握,可以有如下参考立意:(1)“埋头苦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2)“拼命硬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3)“为民请命”的人是中国的脊梁;(4)“舍身求法”的人是中国的脊梁;(5)“不耻落后”的人是民族的脊梁;(6)“奋力拼搏”的人是民族的脊梁;(7)“攻坚克难”的人是民族的脊梁;(8)“战胜自己”的人是民族的脊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波特与劳勒激励模式简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北京大学招生办:

我是华清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梓。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现惠赠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华清中学 王梓

2019年1月20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7月下旬,习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B. 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 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D. 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饰客人箫声产生的效果。

(2)《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现屈原为了坚守自己崇高的美德而万死不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景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开篇写诗人触景生情,无法排解,就想找寻酒家,希望能够借酒消愁。

B. “舟摇”写出漂泊之感,“帘招”写见酒楼心喜,两处描写表露了诗人心迹。

C. 洗袍、调笙、烧香这一系列动作,写出了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

D. 上阕白描写景,景中带情;下阕正面写情,情中有景,表达了倦游思归之情。

2.词下阕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