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祭义伶文 张岱 崇祯辛未,义伶夏汝开死,葬于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祭义伶文

张岱

崇祯辛未,义伶夏汝开死,葬于越之敬亭山。明年寒食,其旧主张长公属其同侪王畹生、李岕生持酒一瓯,割羽牲一,至其陇,招其魂而祭之,并招其同葬之父凤川同食,谕之曰:

夏汝开,汝尚能辨余说话否耶?汝在越四年,汝以余为可倚,故携其父母、幼弟、幼妹共五人来。半年而父死,汝来泣,余典衣一袭以葬汝父。又一年,余从山东归,汝病剧,卧外厢不得见,七日而汝又死。汝苏人,父若子,不一年而皆死于兹土,皆我殓之,我葬之,亦奇矣,亦参矣!汝为人跋扈而戆直,今死后,忘其为跋扈,而仅存其戆直。余安得不思之,不惜之?汝未死前,以弱妹质余四十金,汝死后,余念汝,旧所俱不问,仍备粮糈,买舟航,送汝母与汝弟若妹归故乡,使汝妹良人,汝知耶,不知耶?汝母临别,言汝妹得所,当来收汝父子骸骨。今竟杳然,何耶?

余忆天下有无心之言,遂为奇谶。余四年前,纠集众优,选其尤者十人,各制小词。夏汝开曰:“羁人寒起,秋坟鬼语,阴壑鸣泉,孤舟泣嫠。重重土绣声难发,钟出峡惊雷触石。石初裂,声崩决,狂风送怒涛,千层万叠,直到樯颠柁折方才歇。”见者可谓酷。今试读之,语语皆成谶矣,异哉!今汝同侪十人,逃者逃,叛者叛,强半不在。汝不幸而早死,亦幸而早死,反使汝为始终如一之人,岂天玉成汝为好人耶?

汝生前傅粉登场,弩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无不交口赞夏汝开妙者,绮席华筵,至不得不以为乐。死之日,市人行道,儿童妇女无不叹惜,可谓荣矣。吾想越中多有名公巨卿,不死则人祈其速死,既死则人庆其已死;更有奄奄如泉下,未死常若其已死,既死反若其不死者,比比矣。夏汝开未死,越之人喜之赞之;既死,越之人叹之惜之,又有旧主且思之祭之。汝亦可以瞑目于地下矣。汝其收泪开怀,招若父同饮酒食肉,颓然醉焉。

(选自《张岱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泉:黄泉。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七日而汝又死        阅:经历

B. 旧所俱不问          逋:拖欠

C. 使汝妹良人          适:适合

D. 见者可谓酷          肖:相似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汝开是张长公张岱家的伶人,是张岱的精神依靠,张岱在他死后收殓他,安葬他。

B. 夏汝开穷困潦倒,将自己的妹妹抵押给张岱,换了四十金,但张岱后来免了这债务。

C. 夏汝开所制小词,句句都成了十分应验的预兆,张岱感到怪异,无心之言往往成真。

D. 夏汝开早死,张岱一方面为他而伤心,一方面又庆幸他早死,得以保存好的名声。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选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羁人寒起,秋坟鬼语,阴壑鸣泉,孤舟泣嫠。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项脊轩志》

(3)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4.请简要概括张岱祭奠夏汝开的原因。

 

1. C 2. A 3. (1)羁旅之人在寒冷的冬天早起,秋天的坟头有鬼在说话,阴暗的沟壑有泉水响动,孤独的小船上有寡妇在哭泣。(2)更有人气息奄奄好像黄泉之下(的鬼),没有死常常让人觉得他好像已经死了,他已经死了反而让人觉得他好像没有死,这样的人很多。 4. ①夏汝开忠于(倚于)故主;②想念夏汝开的戆直;③夏汝开才艺出众;④夏汝开生前深受人们喜爱;⑤夏汝开死后人们叹息。 【解析】 1.此题考核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结合文意,运用适当的方法,比如字音推断法、字形推断法、对称结构推断法、语法分析法、联想迁移法、上下文推断法、代入法等。C项的“适”字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文中兰芝母亲拒绝前来提亲的媒人说“始适还家门”,其中“适”指的就是“出嫁”。该句中指的是要让他的妹妹嫁个好人家,因此“适”为“出嫁”的意思,而不是“适合”。故选C。 2.此题考核考生信息筛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熟悉设题者设计的误导考生的陷阱,再将选项与文本进行一一对照,看转述的句子是否有细微的错误。主要错误类型有:张冠李戴;技法错乱(直接间接、正面侧面、行为语言心理等描写);曲解文意(错误理解主题、文句、词语);混淆时序(不属于某一阶段);就事论事等。选项A“是张岱的精神依靠”错误,文中说到“汝以余为可倚”,是夏汝开以为“我”是他的依靠。选项歪曲文意。故选A。 3.此题考核考生对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文言翻译虽然是主观题,但客观成分较强,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尽量采用直译的办法,对文句进行准确翻译,不能任意扩充或想象,要求字字落实,兼顾词法、句法要求。得分点:(1)“羁人”:羁旅之人;“阴壑”:阴暗的沟壑;“泣嫠”:寡妇在哭泣。(2)“若”:好像;“既”:已经;“比比”:到处都是这样。 4.此题考核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先整体感知文意,之后根据题干要求来进行归纳概括。本题要求概括张岱祭奠夏汝开的原因,通读全文,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夏汝开忠于(倚于)故主;②想念夏汝开的戆直;③夏汝开才艺出众;④夏汝开生前深受人们喜爱;⑤夏汝开死后人们叹息。答出以上内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①原文就简直不通

②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

③“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

④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

⑤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

⑥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处

A. ③⑤⑥④①②    B. ②③⑤⑥④①

C. ②③⑤①④⑥    D. ③⑤①④⑥②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跟屈原对话的渔父是一个能够与世推移的隐士,他唱的《沧浪歌》集中体现了他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

B.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忍受的痛苦, 又说明自己若以刑余之身去“推贤进士”,只能自取其辱。

C. 《逍遥游》中庄子运用想象和夸张,借助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和形象,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提出了一个御风而行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D. 《滕王阁序》中王勃登高望远,驰目四方,思接万里,从宴游唱和的欢娱引出人世的艰难,抒写了怀才不遇却奋发向上的襟怀。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B.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C.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场变革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抵制甚至非议,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B. 他们相信麦当劳餐食是人们日常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科学的配料设计,并按照科学的烹饪方法制作出来的,是具有“现代性”象征的食品。

C. 近代以来随着航海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不同文化接触和互动的地域距离障碍变得越来越近。

D.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翻新,时时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受用”的却少。

A. 皓首穷年     口诵心惟     受用不尽

B. 皓首苍颜     口耳之学     受用不尽

C. 皓首穷年     口诵心惟     终身受用

D. 皓首苍颜     口耳之学     终身受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