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1月,云南昭通三年级学生王福满跋涉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1月,云南昭通三年级学生王福满跋涉9里多山路,来到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因为天气寒冷,到学校时已满头霜花,被称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②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③近日,某市民警脱下警服棉袄盖在事故车主身上保持体温,避免过低的温度加重伤情,为伤者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后来伤者离了生命危险。

④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冰花男孩”意味着啥? 充满稚气的脸庞,宛若冰凌的头发,黝黑透红的皮肤,还有深冬里那件单薄的褐黄色上衣,云南省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学生王福满跋涉9里山路,来到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因为天气寒冷,满头满眼皆是冰花,引起广泛关注。 从深层次考量,“冰花男孩”意味着什么? 全国2.8亿多农民工辛勤劳作的背影后面,伴生着一个特有的乡村儿童成长现象:6000多万留守儿童、3500多万流动儿童。“冰花男孩”的社会意义在于,他是这6000多万乡村留守儿童的一员。经年不见父母,物质上的艰苦已经很折磨人,精神上的父爱母爱更是成了难得的奢望。 帮助留守儿童时不我待。因为,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希望种子,是未来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现在他们稚嫩的肩膀,将来要扛起发展城市和乡村的艰巨使命。因为,他们和千千万万的儿童一起,将承担着民族精神薪火相承的重任。 “冰花男孩”是千千万万贫困地区儿童的一员。贫困地区,大多属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学校建设难以同城市中小学比肩,公共服务还有许多短板需要补齐。 “冰花男孩”所在的鲁甸县隶属昭通市,深处乌蒙山片区的腹地,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目前,昭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3.37万人,贫困家庭儿童占在校生总数的46.79%,涉及91775户贫困户。 帮助“冰花男孩”,一箪食,一壶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公共服务建设和投入力度,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把乡村振兴抓细、抓实。 帮助孩子,需要当地化,也就是就地解决问题。最近“冰花男孩”来到北京,感慨冬天里北京的温暖,但他的家乡没有暖气,冬天依然寒冷。怎么办呢?还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解决道路交通问题,提供学生班车,让孩子上学不需要走那么远的山路。学校也可购置一定的保暖设备,让孩子在课堂上不要挨冻。家庭的保暖,除了家庭的支出之外,公共服务也可和家庭力量一起,改善住房的供暖条件。听说“冰花男孩”未来想在北京上学,想当警察,这是美好的理想。通过在家乡当地化的教育,奋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考到北京的警察学校来,是许多贫困地区少年已经实现的梦想。 帮助孩子,需要持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性贫困。 帮助孩子,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新时代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强化人、地、钱要素供给。长期以来,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失血”,所以在重塑城乡关系的进程中,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而不是只顾城市,不顾乡村,那样,最终会造成农村衰败,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 前些年我们到鲁甸县调研贫困状况的时候,“二半山”里,一半是深度贫困,一半是深度美丽。如果长期坚持立足本地生态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速公共服务均等化,那么鲁甸的未来经济形态会更完整,“冰花男孩”们的未来会更美好。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材料和名言相结合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融2018、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I(时代精神、新闻热点)和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Ⅲ、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标语口号、诗词名句)为一体,关注生活,关注当下,关注社会,给考生提供了一个训练认知、理性思辨的酵母。在写作时应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两三则材料组合,从中确定立意。 材料分析:材料①公益、爱心。关注留守儿童,关注条件艰苦地区的教育发展:振兴农村经济,加大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材料②诚信、良知,善举温暖人心。材料③友善、温情、文明。人性化执法,呵护生命,服务为民。材料④积极的人生态度。卑微之躯,宏大之志。材料⑤理想社会目标。弘扬品德,弃旧图新,仁政亲民,臻于至善。 立意组合示例:材料①和材料⑤关注民生,造福百姓,人民幸福;统筹城乡发展,关注留守儿童,实施暖心亲民的人性化政策。材料②③④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一个有良知、文明、友善的人,给他人和杜会带来温瞹和帮助。秉承良知,成就自己、温暖他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查看答案

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有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下面是某同学的陈述,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措辞不当,请加以修改。(6分)

老师,您好!

敝人叫王龙,今年18岁,是ⅹⅹ中学的高三毕业生。我身高18,身体健康。我很喜欢看书,也喜欢滑冰,弹琴等一些娱乐性活动,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我坚强乐观,从不怕困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无助、最伤心时悄悄送去关怀。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我的家乡在古都西安,那里有闻名世界的兵马俑,有美丽的骊山、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大雁塔等,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必须删除的句子:           

需要修改的句子:将______(填序号)改为_______

______(填序号)改为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内蒙古的一个农村插队的付晓晓发现了周边古代遗址上散落的瓷器碎片。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付晓晓感叹,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年代,宋瓷以温婉含蓄的釉色、_____的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追捧。

“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以釉色制胜,(     ),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其色在瓷画中可做天空、海洋;定窑瓷色白质薄,土色如玉,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在瓷画中用来做花瓣和衬景;龙泉窑其瓷片在瓷画中用做绿色的青山、草原,仿佛_______的人造美玉 。”付晓晓________地对各类瓷器的妙处________。耀州窑的刻花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其瓷片可在贴画中做树叶、草原;宋元时期的景德镇窑生产的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釉蹭透明度高,光泽度强,其瓷片做天空、河流釉色。”

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句是( 

A. 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

B. 他通过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

C. 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D. 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绚烂奇妙

B. 绚烂奇妙,色彩七分天成,三分人力

C. 色彩三分天成,七分人力,绚烂奇妙

D. 绚烂奇妙,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风度翩翩   鬼斧神工   一五一十    侃侃而谈

B. 风姿绰约   巧夺天工   如数家珍    娓娓道来

C. 风度翩翩   巧夺天工   一五一十    娓娓道来

D. 风姿绰约   鬼斧神工   如数家珍    侃侃而谈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音时而婉转、顺滑自然、时而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②,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作者是江西修水人,地属江南。此词写于作者因写《承天院落》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被贬西南边陲的宜州所作。②《太平御览》:“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破知春近”不仅写江南梅花多于冬末春初开放,意味春天来临之意,更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阻隔“江南”与我的联系。

B.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一句十分精妙,这两句主要是描摹眼前情景,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梅花的姿容。

C. 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待放,接着写晚风中传来的梅花幽香,最后写美好早晨开满枝头。由“破梅”到“得梅”再到“开遍”,层次十分清晰。

D.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诗人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致;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2.全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