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诗人的穷困苦境,意境从宽阔转入狭窄:亲朋隔绝,无一消息,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自己的孤寂与辽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己的痛苦之情,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答题时注意抓住题干的内容,“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和“联系尾联”,然后分析情感,意境宽阔指前面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尾联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再结合此句“老病”“孤舟”分析此句写诗人的穷困苦境,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按风格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③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④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⑤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A. ①②③⑤/④⑥    B. ①③⑥/②④⑤

C. ①③④/②⑤⑥    D. ①③⑤⑥/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所写意境不同的一句是

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C.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D.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查看答案

下面是古代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色彩不同,这一句是

A. 唯见江心秋月白

B.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 杨柳岸晓风残月

D.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①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②二陵:指崤山南北二陵,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③指白衣送酒的典故,晋代王弘遣白衣使者送酒给陶渊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题目点出写作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目的,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诗。

B. 首联言事,交代了望仙台是由汉文帝修建的,详细描写了登上望仙台所见的景色。

C. 颔联表面写了望仙台景色的变化,实际上是作者在感慨历史的变迁。

D. 颈联继续感慨历史的变迁:望仙台的地方长官多次改朝换代已被遗忘,当年河上垂钓的仙翁也早已仙逝。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父赐丧阕后,茂才,除巫令,迁交阯太守。

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其见称如此。

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妻妾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他不足逾也。

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汉闻张津死,赐燮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后燮遣吏张旻奉贡诣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绝,而燮不废贡职。特复下诏拜安远将军,龙度亭侯。

后巨与恭相失,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燮率兄弟奉承节度。而吴巨怀异心,骘斩之。权加燮为左将军。建安末年,燮遣子廞入质,权以为武昌太守,燮、壹诸子在南者,皆拜中郎将。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弟壹偏将军,都乡侯。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瑇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燮在郡四十余岁,黄武五年,年九十卒。

(节选自《三国志·士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

B. 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

C. 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

D. 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

2.下列对文中加黑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古代推荐、荐举有才能的人,如“举孝廉不行”“举国上下”,这与下文“除巫令”的“除”意义不同。

B. 书传,古时候一般指典籍、著作等,有时也专门指有关《尚书》经义的传述解释;传,则多指解释经义的文字。

C. 古今之学,“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不但是指经学研究时所持底本字体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对于经典内容阐释方面的差异而言的。

D. 封,我国古时候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赐予亲属或臣僚,这与文中的“拜安远将军”中的“拜”意义是不相同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士燮钟爱传统文化,学识渊博。士燮从少年时就研究《左氏春秋》,为官闲暇研习经传,兼通《春秋》《尚书》的古文、今文。

B. 士燮器量宽容厚道,礼贤下士。士燮升任交阯太守后,中原地区的士人有数百前往他那里避难或依附,都能蒙受他的恩惠。

C. 士燮通晓为官之道,政绩突出。袁徽在给荀彧的信中极力称赞士燮的治理才能,称赞他在大乱之中能使百姓们安居乐业。

D. 士燮威望尊贵无比,但过于招摇。士燮兄弟们同时担任郡守期间,出入鸣钟响磬,礼仪完备齐全,车辆马匹等挤满了道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

(2)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