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红的话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这次期中联考前,小红这样鼓励自己的同学小王,她说:“你一定要有考好的愿望和决心。古人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想要考好,就是你现在的‘志’。既然‘有志’,就一定能有正确的目标。有了前进的目标,就会不遗余力地努力。有了不遗余力地努力,当然就能考好了。”
(1)有志者不一定有正确的目标。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站在河对岸遥望着五里寨。细雨晨雾里,_________。环绕在树梢,弥漫在山野,显得朦胧、宁静而悠远。
①一栋栋木楼不经意地散落在它的上面
②远远望去仿佛一张巨大的地毯
③一条小溪从村后的高山里流出
④小木屋上的炊烟袅袅升起
⑤金黄色的稻田和绿色的山坡连成一片
⑥绕过座座木楼流入怒江
A. ②①③⑥⑤④
B. ⑤②①③⑥④
C. ①⑤②④③⑥
D. ④⑤②①③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成功地塑造了保姆大堰河这一中国贫苦母亲勤劳、淳朴、乐观而又遭遇凄苦,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和歌颂之情。
B. 学习这个单元,我们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
C.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的视力下降,原因是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D. 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左右,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刑满释放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B. 登上仰慕已久的黄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 面对封建专制的一次次逼迫,他已经出离愤怒到了极点,终于走上反抗的道路。
D.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
(2)徐志摩在“康河的柔波”前,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深深的爱恋使他“甘心做一条水草”。
(3)荆轲刺秦,易水送别,临别之时歌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歌子·荻花①秋
[五代]李珣②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③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注)①荻花:似芦苇,秋天常开紫花。②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而“志在烟霞慕隐沦”,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③垂纶:垂钓。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渔歌子”为本词词牌名,“荻花秋”为词题。词牌名提示,本词描绘的是江边渔人的生活;从词 题则可知,本词内容是描写秋日风光。
B. 同样是描写湘江秋景图,本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的景物内容上不同,本词写秋日湘江夜晚之景,毛词写秋日湘江白天之景。
C. 江边荻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本词选取的景物精致秀雅,词作意境清朗明丽,与《沁园春·长沙》绚烂大气、辽阔苍茫的意境不同。
D. 词作上片写景。“橘洲佳景如屏画”总写橘洲秋夜之美。“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云烟飘渺,月光皎洁,镜头最后定格在船上的垂钓者身上。
E. 词作下片重在议论抒情,“鱼羹稻饭常餐也”一句,表达了对长期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渔人清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试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