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杨 绛 

要求:①不得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③不得抄袭。 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坚持——成功的基石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持的信念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翻开历史的卷轴,踏入古人的世界。 乌江畔,他仰天长啸: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身一跃,滔滔江水向东流,淹没了他的长啸,淹没了他的一世伟业。 我不禁感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哎,项王,你为什么不坚持呢?大丈夫能屈能伸,重振旗鼓,一样是条好汉啊! 我失望的追寻,在历史的隧道里漫游。 牢狱中,他奋笔疾书,借着微弱的月光,我看清了他的面孔,头发蓬乱,饱经沧桑的脸上,刻着坚毅和不屈。啊,司马迁。这时,来了几个大臣,见到司马迁如此模样,叹息道:何必如此执着呢?司马迁合上竹简,坚定的说: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说完,望了望皎洁的明月,若有所思。片刻,又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苍劲有力…… 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却早已心潮澎湃:伟大的司马迁啊,正是您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52万字啊!我相信,后人的敬仰,就是对您这份坚持的最大回报 合上书,我陷入了沉思,为项羽而忧伤,正是因为他不坚持,才失去了成就霸业的机会;为司马迁而感动,他的不懈坚持,苍天也会为之动容吧。 是啊,成功需要坚持,这话一点也不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试问,不能忍受磨炼,有几人能成功?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可能成功就在眼前。 杨绛先生说:“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是的,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才能扬起梦想的风帆,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就像被贝多芬时时听见命运的敲门声;就像爱迪生刻刻点亮人生的明灯;像莱特兄弟,相信自己会飞,就一定能翱翔在蓝天之上。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本题所给材料是杨绛先生的一段话,说的是人如何才能不断成长。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多个写作角度。“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中,关键词是“坚持”,据此可以写坚持的积极作用;“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强调的是读书的重要性,而且指出正确的读书方式是一边读一边做笔记,据此可以写读书的好处,也可以写读书的方法等;“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强调的是努力与积累,据此可以写人的成功来源于努力等观点;“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强调的是内因的重要性,据此可以写自己是成功的原因,要自立自强,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等;综合来看,可以写要想不断成长就要依靠自己,努力读书,坚持不懈等。如从“坚持”的角度立意,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古今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坚持复国的理想,最终成就一方霸主;司马迁不畏艰难,坚持著书立说,终于写成《史记》,流芳千古等,让文章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立意参考: 坚持是成功的基石;好读书,还要会读书,方能学有所成;成功来自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原因在自己;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沙田山居       余光中

①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

②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阒①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③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声。

④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其来迟。鹿山巍然而逼近,魁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这时竟收起法相,庞然而踞,黑毛茸蒙如一尊暗中伺人的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

⑤千山磅礴来势如压,谁敢相撼?但是云烟一起,庄重的山态便改了。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八仙岭果真化作了过海的八仙,时在波上,时在弥漫的云间。有一天早晨,举目一望,八仙、马鞍和远远近近的大小众峰,全不见了,偶尔云开一线,当头的鹿山似从天隙中隐隐相,去大埔的车辆出没在半空。我的阳台脱离了一切,下临无地,在汹涌的白涛上自由来去。谷中的鸡犬从云下传来,从夐(xiòng)远的人间。我走去更高处的联合书院上课,满地白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神仙。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

⑥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拭净,水光山色,毫悉在镜中。原来对岸的八仙岭下,历历可数,有这许多山村野店。半岛的天气一日数变,风骤然而来,从海口长驱直入,脚下的山谷顿成风箱,抽不尽满壑的咆哮翻腾。蹂躏着罗汉松与芦草,掀翻海水,吐着白浪,风是一群透明的野兽,奔踹而来,呼啸而去。

⑦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从清早到午夜,一天四十多班,在山和海之间,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是九广铁路的客车,货车,猪车,曳着黑烟的飘发,蟠蜿着十三节车厢的修长之躯,这些工业时代的元老级交通工具,仍有旧世界迷人的情调,非协和的超音速飞机所能比拟。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②,也不能不下楼去:

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

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注] 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①阒:音(qù),书面语,远。 ②王粲:三国时文学家。曾写《登楼赋》,寄托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感情。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有删改)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魁 _________      ②隐隐相_________      ③_________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

4.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

5.文中划线的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说明其表达效果。

(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2) 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

6.依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1)形容草木茂盛。_______________

(2)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山水秀丽。______________

(4)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______________

(5)形容声势浩大,无坚不摧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散文感情浓郁,浓墨重彩描绘优美山景,笔法多变,景物各呈其妙。全文重点抒发了沉浸在人间仙境的愉悦心情。

B. “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有一种潜伏的不安”一句,用白天和黑夜的山景作对比,表现出作者向往光明和憎恶黑暗的强烈感情。

C. “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一句,似褒实贬,作者感慨于工业社会对大自然原始状态的破坏,对山居清静生活的干扰。

D. 作者以一首诗收尾,照应了文章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宋有富人,天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其财其家甚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1.对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对文章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雨:下雨

B. 盗:小偷

C. 亡:逃跑

D. 智:认为……聪明

 

查看答案

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错误的一项是(    )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B.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D.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 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 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

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 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

反问句:难道他扔掉的只是一个馒头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C.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