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高三学生李明不慎将株洲市图书馆借书证丢失,5月4日已经向市图书馆申请补办,借书证...

高三学生李明不慎将株洲市图书馆借书证丢失,5月4日已经向市图书馆申请补办,借书证号由2017001104更换改为2018011234。请你替张明写一则申明原借书证无效的声明。

 

声明 本人于5月4日于株洲市图书馆重新补办借书证,原借书证编号为2017001104,从今天起此证在株洲市图书馆的借阅场所一律无效。 特此声明。 李明 5月5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以应用文的形式考查,需要注意标题,声明的缘由,具体的声明事项,原借书证编号说明,如正文已有“特作如下声明”或“特声明如下”之类的字样,即不写“特此声明”的结语,姓名日期落款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送的短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恩师别来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作为您的高足,有幸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至今敬谢不敏。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定当鼎力相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秋节期间,在“传统节日与当代价值”的国际学术对话中,一位年轻的外交官,对传统节日给出了一个令人            的定义。她认为节日不仅是传承文化,更是人类追求艺术的极致表达。什么是节日?“节”本意取自竹节,但我们给了它更多的思想内涵——生活在时间的流里,(        )。而八月十五这一天,本就是每年十二个圆月中的一个,这“节”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时间密码。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            ,没有什么能比艺术做得更出色。因为,只要是真正的美,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分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诠释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才可能创造出为人民            、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开贞起元,            ,此其时也!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赋予节日不同的深刻意义

B.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对时间长短进行深度切割

C. 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可根据不同的文化对时间进行切割

D. 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赋予这刻度以意义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推陈出新

B.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革故鼎新

C.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革故鼎新

D.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推陈出新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利用包括含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B.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C.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传统节日被赋予艺术的多重表达

D.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含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形象地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借“____________”描绘出了鸟欢鱼跃的晴明之景。

(3)古人以赏花为雅事。晏殊的《浣溪沙》以“小园香径独徘徊”来表达春日赏花独行的感慨,李清照的《醉花阴》以“__________”来从侧面写出秋日赏花的情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插梅花醉”, 一个“醉”字将词人热爱梅花,为梅花陶醉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

B. “挼”读nuó:采摘。上片三四句透露了词人生活坎坷,屡处忧患,但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不减。

C. “看取”二句:“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应包含深层语义。

D. 李清照在词中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2.词人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不同的赏梅感受,请结合全诗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充,字延符,吴郡人。父绪,齐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有名前代。充少时,不持操行,好逸游。绪尝请假还吴,始入西郭,值充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遇绪船至,便放绁脱鞲,拜于水次。绪曰:“一身两役,无乃劳乎?”充跪对曰:“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绪曰:“过而能改,颜氏子有焉。”及明年,便修身改节。学不盈载,多所该览,尤明《老》、《易》,能清言,与从叔稷俱有令誉。

起家抚军行参军,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武陵王友。时尚书令王俭当朝用事,武帝皆取决焉。武帝尝欲以充父绪为尚书仆射,访于俭,俭对曰:“张绪少有清望,诚美选也;然东士比无所执,绪诸子又多薄行,臣谓此宜详择。”帝遂止。先是充兄弟皆轻侠,充少时又不护细行,故俭言之。充闻而愠,因与俭书。

俭言之武帝,免充官,废处久之。后为司徒谘议参军,入为中书侍郎,寻转给事黄门侍郎。明帝作相,以充为镇军长史。出为义兴太守,为政清静,民吏便之。寻以母忧去职,服阕,除太子中庶子,迁侍中。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城内既害东昏,百官集西钟下,召充不至。

高祖霸府开,以充为大司马谘议参军,迁梁王国郎中令、祠部尚书、屯骑校尉,转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天监初,除大常卿。寻迁吏部尚书,居选称为平允。寻除晋陵太守,中二千石。征拜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充长于义理,登堂讲说,皇太子以下皆至。时王侯多在学,执经以拜,充朝服而立,不敢当也。转左卫将军,祭酒如故。入为尚书仆射,顷之,除云麾将军、吴郡太守。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以疾自陈,征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未及还朝,十三年,卒于吴,时年六十六。诏侍中、护军将军。谥穆子。子最嗣。

(选自《梁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B.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C.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D.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领,是兼任的意思,指兼任较为高级的官职。古汉语中, 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行”“权” “假”“判”“守”“夺”“摄”等,其中,“判”是指低位兼高职。

B. 秩,本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古代官员的“秩”常根据年终考评确定。有功者,“秩”增加;有罪者,“秩”减少乃至取消。

C. 下车,旧指官吏到任。“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意为张充到任便抚恤贫困老人,旧朋友无不欢欣喜悦。

D. 赠,即追赠,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给已死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诏侍中、护军将军。”意为追赠张充为侍中,护军将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充能够知错而改。年轻时,不秉持操守,不顾小节,不思进取,喜好放鹰打猎,安逸游乐,到了而立之年,便修养自身改变节操。

B. 张充善于察纳雅言。在听了父亲的劝诫后,一年之内,他博览群书,对《老子》、《周易》书籍尤为通晓,而且有了一定的好名声。

C. 张充曾经仕途不顺。武帝本想委任张充为尚书仆射,但受到王俭百般阻挠。张充因此非常生气,写信申辩,以致自己的官职被贬黜。

D. 张充擅长义理。曾登堂讲授,很多王侯贵人都仰慕他,前来听他讲学,并且手执经书叩拜。张充穿着公服站立,不敢接受如此大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

(2)然东士比无所执,绪诸子又多薄行,臣谓此宜详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