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因为接到临时任务,我今日无法赶赴贵府的宴会,...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因为接到临时任务,我今日无法赶赴贵府的宴会,对此深表歉意,同时托舍弟带去薄礼一份,还请笑纳。

B. 朋友远在大山支教,那里风景秀美,他常常给我寄当地的风景照,一年时间我已经惠存了上百张照片。

C.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 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也新晋教授,朋友真诚赞美季氏父子说:“季氏伯仲,一门双杰,虎父无犬子!”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B项,“惠存”使用错误。惠存,敬词,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语境说的是我保存了朋友的送我的照片。C项,“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不能使用口语,国家外交政治立场问题应使用书面语。D项,“伯仲”意为兄弟,语境说的是父子。故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他具有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

B. 阅读一些好书,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培养自信,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从而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C. “双十一”期间,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D. 在这个世界,你可以选择安居,也可以选择流浪,但不能选择没有情感的生活,否则你对这个世界来说就是一片虚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②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③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④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感,但诗人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却都表现在他质朴动人的陈述中。

⑤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⑥治国理政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正视环境影响人、塑造人这一古老而又严肃的话题,避免陷入一傅众咻的境地。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描写太子丹和众宾客的衣着装束来突出悲怆的送别场面。

(2)《鸿门宴》中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想象描绘出亲人未来团聚时的幸福画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的画面。

B. 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 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D. 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赵王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者。上,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后数岁,叔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帅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敢自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于是王乃尽偿之。

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  ②髡钳:髡,古代刑罚的一种,指剃掉头顶的头发;钳,刑具。  ③梁孝王:汉景帝之弟。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事上礼备矣,今王如是            遇:对待

B. ,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说:通“悦”

C. 后数岁,叔法失官             坐:连坐

D. 景帝召田叔                  案:调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郎中,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沿袭设置。主要掌管门户、车骑等事;朝廷内充当侍卫,外从作战。“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中的“郎中”就是宫廷卫士。

B. 箕踞指的是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当年,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后就是以这种姿态,怒骂秦王。

C. 右作为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古代大多时候崇右,故以右为高;在座位方面,则以东为尊,鸿门宴上项羽“东向坐”,就是坐在尊贵的东边位置。

D. 陛下,“陛”意为皇宫殿前的台阶,古时候,大臣与天子说话,因距离较远,先让大臣来到宫殿的台阶下。“陛下”后来就演变为对天子的尊称了。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帅/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敢自言若主/

B.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帅/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敢自言若主/

C.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帅/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敢自言若主/

D.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帅/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敢自言若主/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途径赵国时,虽然赵王张敖对他的礼节十分恭敬,但还是被高祖傲慢地呵斥,这让赵王的手下十分不满。

B. 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

C. 田叔对赵王十分忠诚,在贯高谋反事发后,以家奴身份追随赵王,后来事情查清,赵王向皇上推荐了田叔。

D. 出于对太后身体的忧虑,田叔劝景帝不要管梁孝王犯法的事,景帝因此觉得田叔非常贤能,让他做了鲁相。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是!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